南怀瑾(年3月18日—年9月29日),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1]历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怀瑾随国民党迁至台湾,并受邀到台湾地区的多所大学、机关、社会团体讲学,后曾旅居美国、香港等地,晚年定居苏州太湖大学堂。年9月19日,媒体传出南怀瑾病危的消息。29日下午4时,南怀瑾在苏州太湖大学堂逝世,享年95岁。[3]南怀瑾生前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精通儒、释、道等多种典籍,全身心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其出版代表作诸多,比如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等共计三十多册,且被人们翻译成八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
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
就是达到“挫其锐”的程度,
把尖锐的聪明棱角都磨下去了。
——南怀瑾《老子他说》
有一个方法,对于高血压、老年人、有病的人或失眠的人都有好处。上座,心里头什么都不想,只念一个“空”字,一路空下去,把神经都放松了,脑子也放松了,有人就用这个法子治好了紧张的毛病。
——南怀瑾
学佛,是悟得真心。
悟到,心就是佛。
——南怀瑾《圆觉经略说》
什么叫作魔境界?
就是求快乐、求享受、求快感
——南怀瑾
世界上各种宗教,
所有修行的方法,
都是求得心念的宁静。
——南怀瑾
人号称万物之灵,是人自己在吹,也许在猪、牛、狗、马看起来,人是万物中最坏的了,“专吃我们猪、牛、狗、马”
——南怀瑾《论语别裁》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我们宇宙的物理,大成功大圆满的东西,天然都存在着相当的缺陷。不过,有一点缺陷的话,反而永远不会坏。
——南怀瑾《老子他说》
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学问都是后天的污染,污染越多,我们生命的天性越少。
——南怀瑾《庄子諵譁》
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一个人如果连早起都做不到,你还指望他这一天能做些什么呢?
——南怀瑾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南怀瑾
一切现象本来随时在变,你还抓个什么!
——南怀瑾
有求皆苦,无欲则刚。
——南怀瑾《论语别裁》
一切事情,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南怀瑾
修行就像扫帚一样,心里头杂念都要扫掉,无住相布施,所以无住相这一句话就是扫帚,你心里头什么妄念都要扫掉。
——南怀瑾
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南怀瑾
有人指出你的烦恼,指出你的业障和染污的心理,自己还不服气,还不肯改,然后还抱住那习气业力的心理,把它当宝贝。唉!就让你去缠绵吧,反正六道轮回也蛮好玩的,多滚几回,我在那边等你就是。
——南怀瑾
“莫名其妙的生来,
无可奈何地活着,
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南怀瑾
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
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
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
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
——南怀瑾
穷归穷,绝不愁,如果又穷又愁,这就划不来,变成穷愁潦倒就冤得很。
——南怀瑾
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
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南怀瑾
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
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
不争,是人生至境。
——南怀瑾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南怀瑾
一个人内心没有涵养,就会变成色厉内荏,表面满不在乎,而内心非常空虚。其实,大可不必。一个人好就是好,穷就是穷,痛苦就是痛苦。
——南怀瑾
世界上任何人,一辈子只做三件事,不是自欺,就是欺人,再不然就是被人欺。你看世界上的人,能不能逃出这三样事?能逃出了这三样的话,就跳出三界外了。
——南怀瑾
今日的世界,物质文明发达,在表面上来看,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南怀瑾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
一是德薄而位尊,
二是智小而谋大,
三是力小而任重。
——南怀瑾
生命没有本来,只是个有流动性的现象,像风一样。你说风从哪里来?你说西北来,那西北以前呢?后面是空。《金刚经》告诉你,一切现象都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即有即空,即空即有。
——南怀瑾《人生的起点和终点》
世界上谁最漂亮?
每个人自己看自己最漂亮,镜子照了又照,百看不厌,看到年老,还是喜欢,哈!都被幻化所骗。
——南怀瑾
一杯浑浊的水,当它本来浑浊的时候,根本就看不见有尘渣。如果把这一杯水安稳地、静静地放在那里,加上一点点的澄清剂,很快变会发现杯中的尘渣,纷纷向下沉淀。不是这杯水因为在安静的状态,而起了尘渣,实在是它本来便有了尘渣,因为静止,才被发现。
——南怀瑾《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世界上最会讲比喻讲得最好的是宗教家。《新旧约》圣经基督教十分之六七都是比喻,最多的比喻是佛经。每一句话都是比喻,如梦是比喻,如幻是比喻,水月比喻,空花比喻,东一个故事西一个故事都是比喻,因为世界上有许多真理没有办法讲,只有比喻才懂。
——南怀瑾
生命是业报来的,所以一个生命不是完全遗传,我们中国人一句老话:“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兄弟姊妹个性不同的很多啊!…样子不一样…健康不一样…是谁做主的啊?…真正的佛学告诉你不要迷信,一切唯心造,是自己造的…是自己的前因后果的因果报应。
——南怀瑾《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
越保守的人越有自己的范围,结果变成固执,变成粘胶一样,自己不得解脱,被它胶住了,就是佛家所讲的执著。
——南怀瑾
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拿现在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
——南怀瑾
只有理性地看待情感,以“无情”之心做“有情”之事,才是接近圣贤的情感,而非世间的琐碎俗情。
——南怀瑾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卑感,任何的英雄都有自卑感,受不了环境的刺激,环境的打击,自卑感自然就产生了。自卑感重了,自然就傲慢,因为那个傲慢,是对于自卑的防御。如果没有自卑感的话,就很天然,你看得起我,我还是我,看不起我还是我,我就是我,我就是那个样子。
——南怀瑾
脾气倔强、越硬的人,记住命一定很悲惨,越是较劲的人命越不好。所以圣人都讲,要学水,上善若水,最上等的善人像水一样的柔软,它能利万物而不染,而不辞。什么叫不辞?我利用万物,但是我跟谁都不推辞,跟谁都让,但是刀劈不坏,火烧不坏,它永远是水。火要烧它能让其上天,变成水蒸气了,它就更厉害了,因为水火是不容的,但是火能将水度上天空。通过这个道理,啊!魔才能将你度成佛,与不磨不成佛是一样的道理。
——南怀瑾
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人,往往由于心理的阴影,会导致变-态的偏差。这种偏差,便是对社会、对人们始终有一种仇视的敌意,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更不同情任何一个人。爱钱如命的悭吝,还是心理变-态上的次要现象。相反的,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南怀瑾
所谓天堂地狱与因果轮回,
皆此一心坚固妄想之所建立。
——南怀瑾
越放得下,越空。
——南怀瑾
为生命提供能量长按治疗白癜风的药有哪些白癜风用什么药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16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