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旷,字子野,冀州南和人(《庄子·骈拇》陆德明释文),
春秋时著名乐师、道家。
他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瞑臣。
为晋大夫,亦称晋野,博学多才,尤精音乐,善弹琴,辨音力极强。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
《说苑·君道篇》载师旷言云:“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欲,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此人君之操也。”
他艺术造诣极高,民间附会出许多师旷奏乐的神异故事。
洪洞县曲亭镇师村师旷墓遗址。
师旷在艺术上取得了极高造诣,为世人所共仰。
《庄子齐物论》说师旷“甚知音律。”
《洪洞县志》云:“师旷之聪,天下之至聪也。”
故在先秦文献中,常以师旷代表音感特别敏锐的人,“譬犹师旷之施瑟柱也,所推移上下者,无尺寸之度,而靡不中音。”
他不仅熟悉琴曲,并善用琴声表现自然界的音响,描绘飞鸟飞行的优美姿态和鸣叫。
他听力超群,有很强的辨音能力,汉代以前的文献常以他代表音感特别敏锐的人。
《淮南子.氾论训》说:“譬犹师旷之施瑟柱也,所推移上下者,无尺寸之度,而靡不中音。”
《周书》记载他不仅擅琴,也会鼓瑟。
师旷也通晓南北方的民歌和乐器调律,《左传》记载:“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楚必无功’!”
有一次师旷听到晋平公铸造的大钟音调不准,就直言相告,晋平公不以为然,后经卫国乐师师涓证实,果如此。
到晚年时,师旷已精通星算音律,撰述了《宝符》卷,在明、清的琴谱中,《阳春白雪》、《玄默》等曲解题为师旷所作。
师旷有非凡的音乐才华,但却比较保守,晋平公喜欢新声,曾听师涓演奏新曲,师旷当场攻击是“靡靡之音”、“亡国之音”。师旷认为可以通过音乐来传播德行。
师旷是春秋时晋国的著名乐师,有人说他生于公元前年,卒于公元前年。师不是他的姓,而是先秦时期对乐师的通称。
先秦时的乐师,或称作“伶”,如伶伦、伶州鸠等;或称作“师”,如师涓、师襄、师文、师延等。被称作“师”的乐师,基本上都是盲人,师旷也是一位盲人,但是他在音乐上的造诣却非常高。
《史记·十过》中记载:“师旷援琴而鼓之,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集乎廊门;再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
平公大喜,反坐,问曰“音无此最悲乎?”
师旷曰“有。昔者黄帝以大和鬼神,今君德义薄,不足以听之,听之则败。”
平公不信,遂要闻之。师旷不得已奏之。一奏之,有白云从西北起;二奏之,大风致而雨随之,飞廊檐,左右皆奔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屋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
制止亡国音
据说有一次卫灵公要去晋国,路上,在濮水边休息。半夜,听见鼓琴的声音,就把卫国的乐师涓找来,让他把这首琴曲记下来。
卫灵公到了晋国,见到晋平公,晋平公在惠施之台上摆酒宴招待他,卫灵公让师涓演奏在濮水边记下的琴曲。刚鼓了一半,师旷就制止说:“这是亡国之音,不该在这里演奏。”
晋平公问师旷怎么知道这是亡国之音。师旷说:“这首乐曲是殷纣王的乐师师延为纣王所作的靡靡之音。周武王伐纣,师延向东逃走,最后自投濮水而死。你们听到这首琴曲,一定是在濮水边上。”
但是,晋平公还是让师涓弹完了这首琴曲。然后,他问师旷这是什么乐曲。师旷回答说是清商乐,它不如清徵。
师旷援琴演奏了清徵,有十六只白鹤飞到庭中鸣叫舞蹈。晋平公问师旷还有没有更悲凉的音乐。师旷说还有清角,不过晋平公德薄,不能听清角。
晋平公一再要求师旷弹奏,师旷不得已,演奏了清角。一奏之下,有白云从西北兴起,再奏,风雨骤至,把廊庑的瓦都吹落下来了,把左右的人都吓跑了,而且,晋国大旱了三年。
这个故事虽然只是传说,但在《左传》《国语》和《韩非子》等先秦典籍中却被多次记述过,师旷的音乐简直是神乎其技了。
师旷顶撞国君
师旷的正直是令人钦佩的。
有一次,晋平公和群臣饮酒,喝到酒酣耳热的时候,晋平公感叹说:“做国君真是快乐啊,说出的话没有人敢违背。”
当时,师旷就坐在平公的旁边,他拿起琴就向晋平公砸过去,可惜他是个瞎子,没有砸中晋平公,琴撞到了寺壁。
平公问他砸谁。师旷说:“我刚才听见有一个小人在旁边乱说,所以我用琴去砸他。”
平公说:“那不是小人,是我。”
师旷故作惊讶地说:“不对吧,那不是国君应该说的话。”
左右的人请杀掉师旷,晋平公说:“放了他,让这件事作为我的教训。”
“缦谈古琴”往期内容:
缦谈古琴
孔子
缦谈古琴
神农琴
缦谈古琴
伯牙、子期
抚琴,又可称为“操縵”。词典说:縵,古同慢。不经心。
縵学堂,是我的天命。
载着我的琴道,要见这个世界了。
最终,在这里,
慢慢学古琴,
慢慢过日子。
慢慢让自己变得更好,
慢慢的能够全心帮助他人。
走进生命的盛宴,而,无关古琴。
从零开始跟随巫娜老师学古琴课程名额有限,正在招募中
详情请垂询:一蕾
北京哪家医院皮肤科治白癜风好北京好看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15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