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推荐 >> 我和庄子聊了一下申论作文
继去年的“上善若水”之后,前几天,国考申论写作考的又是《道德经》,让人不由遐想出卷组组长是不是姓李名耳了。
写作题目是老子有云“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请结合资料以“试谈有和无”为题写一篇作文。
老子这话出自道德经第十一章,原文说的是“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话的大意是“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我估计前天国考有一片人看完都是满脸黑人问号?
这里,小明不才,且来论一论道。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实说的很简单,无非就是事物的体和用。打个比方,“有”相当于手机的硬件,“无”相当于手机的软件。我们买手机是为了买个方方正正的“小砖头”吗?不是的,我们是看中了它可以用来打电话上网玩游戏这些功能而已。
换言之,我们为了它的“无”,不得不买它的“有”。“有”只是承载“无”的载体。
就这么简单?不,国考怎么可能这么简单呢?写作题没有辩证法还叫写作题吗?“有”和“无”还有一大关系是:有无相生。
这句话全文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话怎么理解呢?
简单来说就是天下的人都认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丑的存在;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存在不善良。所以有和无因相互对立而依存,难和易因相互对立而形成,长和短因相互对立而显现,高和下因相互对立而依靠,音与声因相互对立而谐和,前和后因相互对立而追随。
不上升到形而上的哲学层面探讨的话,这句话阐述的思想其实挺朴实的。比如我们说姚明太高了,是因为我们都太矮了。如果大家都是一米八的标准身高,那就无所谓高矮了。有和无的关系,就和高和矮一样,相伴相生,不可分离。
回到申论的题目上,有和无是什么呢?参考材料,我认为“有”指的是我们看到的高楼大厦,阡陌交通这些有形之物,而“无”则是在城市的设计和管理中蕴含的“城市精神”。什么是“城市精神”?我想举个例子,以前深圳有句口号,“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后面蕴藏的就是深圳“包容进取”的精神。
“有”和“无”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城市如果追求仅摩登现代的时尚感,那肯定是高楼大厦林立;如果一个城市传统小街遍布,生活其中的居民其乐融融,那么不用多言,这座城市必然是有“有文化”、“有人味”的。
那么,如果城市一方面高喊着让每个居民都有幸福感(我们姑且认为它是真心的想树立这种城市精神),另一方面,城市污染严重,交通拥挤,经济落后,那么这种精神必然是不存在,最多也只是留在报纸上,电视上,和政客的嘴上。
“无”离开了“有”,那它必然惨白无力。反之,也是亦然。“有”离开了“无”,只能是外强中干。
君不见多少地方,高楼大厦遍布,圣彼得堡、白宫、凯旋门汇聚一堂,但是生活在里面的人们却没有丝毫幸福感和归属感。
一座城市的精神光靠这些随意堆砌的钢筋水泥是立不起来的。
这里仅仅是我的思路。“有”和“无”宛如“阴”和“阳”,它们交汇便成了这天地的道。
值得一提的是,走出考场,去解决我的“naturecalls”时,刚巧听到两个女生聊起这篇作文。
一女生哀叹此作文之难,简直云里雾里,不知从何下笔。
话音刚落,只听其同行之女伴哈哈大笑。只听她言道,此文又何难?从天、地、人三处下手,阐述老子自然之道便可。
我大惊。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女竟然境界如此之高,只是不知她这自然之道,是否加上了十九大之生态文明建设改革?要是那样,此女的境界就恐怖了。
不过我随即一想,此战我胜矣!
《道德经》中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我们不提,此宏大的境界不是我三言两语可以解释清楚的。但道生一我们可以知道,一是阴阳不分,有无难辨的混沌状态。由一生二,则是生出了阴阳。二生三,则是阴阳交融。随即由三化生万物。(这个解释来源于《淮南子.天南训》,个人认为最为贴切老子思想。)
此女用天地人反证自然之道,虽悟性不凡,但仍离道远矣!
为何?天地者,阴阳者也!人者,阴阳交融也!以三证道,怎能比得上我直接以二证道呢?
要知道,离真理越远,谬误便越多。在此,我胜她远矣。
另外,她若阐述了十九大之生态文明建设,我也不惧。毕竟我写作时,也高举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之大旗。
一念至此,我不禁抚须(须长0.1厘米)长笑。看来天下英雄,唯我与老子矣!高手寂寞啊!
就在这时,一席蓝衫,肩上两只蝴蝶飞舞的男子走过。他笑道:“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
我看懂他话的意思。以万物自身所具有的东西看事物,万物都是有,以万物自身所没有的东西看事物,万物都是无。
他的意思和我相似,都是在说有和无只是相对的。只是境界亦然高我一筹。
“有”和“无”只是小道矣!他说道,你能明白“有”“无”,却不明白“无无”,离道远矣!
我哑口无言,横生一股挫败感。不禁气愤的对那背影喊道:“你不是宁愿在污泥里打滚,也不高居庙堂之上吗?”
他挥一挥手,“这世界又何处不是污泥呢?”
赞赏
长按治疗白癜风的药膏苯酚的性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14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