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评价 >> 道德经道是至尊,德是至贵,是一切的根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生之;庄子曰“形本生于精,精神生于道”这里就阐述了物质与道的关系,有形的物质来自精微之气,而精微之气来自于道。道是无名,是天地之始;气,乃有名,故为万物之母;因此道是大本大宗,是一切的根源。
德畜之;“德”是物质内在的看不见的一种力量,可以称作“精微之气”,也指的是万物的天性。庄子曰“气聚则生,气散则亡”,气的运行可以滋养生命,并且庄子也指出“通天下一气耳”。气通了,所有有形的物质供给都是顺带的,是不求自来的。
物形之;气的通达一体,谓之命;庄子原话是这么说的“且然无间谓之命”,命是一贯的,是一体化的,接下来就是“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适”,物质的形状是由气在不同时空下的体现,万物长成什么样子都是注定的。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大致的框架是特定的时空产物。
势成之;庄子在《徐无鬼》篇有这样一段话:“水之守土也审,影之守人也审,物之守物也审”。水和土之所以能够相守不动,那一定是天寒地冻、冰封大地的结果;影子和人,随行随止,形影不离,那一定是有日月之光或者其它光源照射的原因;物与物之间能够在一起,那也一定是因为有外在的某种力量存在,所以不分不离,这种力量就是“势”,物质的聚聚合合,分分散散,是由这个“势”决定和形成的。我们把它叫作“缘分”。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