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道德经道者万物之奥和道者为之公

发布时间:2025/1/23 15:35:01   点击数: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王弼版)原文: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庄解道德经:

道者万物之奥;如何理解这句话?首先要知道庄子所说的“道者为之公”是什么意思?庄子在《徐无鬼》篇通过鲁遽弹琴的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鲁遽用宫音弹奏的时候,另一张琴弦会自动发出宫音;当鲁遽弹奏角音的时候,另一张琴弦会自动发出角音,以此类推,宫商角徵羽都是这样。这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同频共振的原理。

接着鲁遽把手中的琴弦全部拆掉,只换做一根弦,就是这一根弦,鲁遽只要手指轻轻一碰,另一张琴上的所有弦都会自动发出声音,宫商角徵羽同时发生震动。庄子通过这则寓言故事旨在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找到宫商角徵羽同频共振的公约数,那么也一定能够找到万物的公约数,因此庄子说“道者为之公”。道是万物的公约数,如果能够找到这个万物的公约数,就是归于了道,那么就是“神动而天随,万物炊累焉。”世间一切都会和你产生和谐共振,并且如蝴蝶效应一般产生连锁反应。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3%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264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