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道教故事,对于死亡的乐观猜测

发布时间:2025/1/9 16:57:21   点击数: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专业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生死就是最根本的大问题,所以哲学家常常会思索死亡的问题。所谓“千古艰难唯一死”,如果这一点能够看透的话,人生还会有什么困难呢?老子也曾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如果老百姓不怕死亡,那么你就算用死亡来吓唬他也没有用。其实,对死亡的恐惧,来自于对死亡的无知。既然死后的世界是不可知的,那就等于说任何人都不能确定活着和死亡哪一个更快乐、更自在。如果不能确定,就有两种可能,为什么人们不能对死亡进行一个乐观的猜测呢?在讨论生死问题的时候,庄子引用了“丽姬出嫁”的故事:丽姬原本是一个民女,因为皇宫选宫女,她被选中,最后还成了皇后,享尽人间荣华富贵。她在回想当初被选中时,在家里哭得一塌糊涂的悲惨情形,现在看来当初是多么的荒唐、愚蠢、无知。同样的道理,在生死问题上也是如此,因为人心怀死亡的恐惧而在临死前拼命哭泣,结果死了以后到阴间反而觉得很舒服,到那时才知道临死时的哭泣与挣扎都是多余的。庄子在另一则寓言故事中提到了死亡的快乐:庄子到楚国去,途中见到一个骷髅,枯骨凸露,呈现出原形。庄子用马鞭从侧旁敲了敲,问道:“先生是贪求生命、失却真理,因而成了这样呢?抑或你遇上了亡国的大事,遭受到刀斧的砍杀,因而成了这样呢?抑或有了不好的行为,担心给父母、妻儿子女留下耻辱、羞愧而死成了这样呢?抑或你遭受寒冷与饥饿的灾祸而成了这样呢?抑或你享尽天年而死去成了这样呢?”庄子说罢,拿过骷髅,用作枕头而睡去。到了半夜,骷髅给庄子显梦说:“你先前谈话的情况真像一个善于辩论的人。看你所说的那些话,全属于活人的拘累,人死了就没有上述的忧患了。你愿意听听人死后的有关情况和道理吗?”庄子说:“好。”骷髅说:“人一旦死了,在上没有国君的统治,在下没有官吏的管辖,也没有四季的操劳,从容安逸地把天地的长久看做是时令的流逝,即使南面为王的快乐,也不可能超过。”庄子不相信,说:“我让主管生命的神来恢复你的形体,让你重新长出骨肉肌肤,返回到你的父母、妻子儿女、左右邻里和朋友故交中去,你希望这样做吗?”骷髅皱眉蹙额,深感忧虑地说:“我怎么能抛弃南面称王的快乐而再次经历人世的劳苦呢?”人们如此惧怕死亡,但是没有人知道,人在死亡以后是否也会一样畏惧着生存,想方设法地避免“出生”在这个“活着”的世界。恐惧心理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对于那些神秘和恐惧的事物,对它们越不了解,恐惧感就会越强。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就是如此。人总是习惯性地把死亡想象成失去、虚无、黑暗、痛苦,所以,在人的心里,死亡成了绝望的代名词,我们自以为是地被自己的想象所欺骗,因而生出了种种恐惧,又让这种恐惧占据了内心,影响了活着的心情。但这种想象是没有依据的,为没有依据的事情恐惧、痛苦,很不值得。其实,死亡并不可怕。古希腊的快乐主义大师伊壁鸠鲁认为:“一切善恶凶吉都在人的感觉之中,而死亡不过是感觉的丧失。所以,死亡事实上与我们的感觉无关,因而无须恐惧死亡,因为,在人活着的时候,死亡还没有真正到来,而一旦死亡降临时,我们又感觉不到死亡了。”可怕的只是我们对死亡的想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263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