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评价 >> 方言故事鹿邑千年白果树传奇7庄
点击播放??
千年传奇白果树
第七集庄周梦蝶白果树
所谓在圣哲地读圣哲书悟圣哲道,自是益处多多,事半功倍。
在苦县隐居悟道的那两年,本来就智慧渊博的庄子像是唐僧来到了灵鹫山,思想认知突飞猛进,文笔才思势如泉涌。尤其在讲述深刻的道理上,庄子善于运用寓言讲故事的方法,通过超凡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通俗易懂,引人入胜。
比如那些耳熟能详的“井底之蛙、鹏程万里,朝三暮四,东施效颦”等故事,都是出自他的笔下。包括这两年非常火的那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一锅盛不下”网络名句,就是来自他在《逍遥游》里的一篇文章。所以他的作品被后人广泛赞誉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影响极其深远。
在庄子隐居学道的地方,就是后来的老庄村,往东北走二里地,就是那棵老子亲手种植的白果树。既然是老子圣迹,自然是他这位徒弟经常光顾的地方。
在本节目的第二集里给大家介绍过,老子曾在那里种下十几棵白果树,经过二百多年的风雨,最后只存活了一棵。也许这就是大自然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吧,这棵唯一留下的白果树,长势一直很旺,在庄子到来的时候,已经有水桶一样粗了。
一个夏日的午后,烈日当空,蝉鸣四野,绿荫如盖的白果树下却是阴凉爽快。庄子像以往一样坐在白果树下看书,看着看着双眼迷离,渐渐倚着大树睡着了。
恍惚间,他感觉自己轻飘飘的变成一只生动逼真的蝴蝶,抖动着美丽的翅膀,一会掠过碧波如顷的河面,一会飞翔在绿草如茵的原野,一会萦绕在苍翠欲滴的白果树上,一会轻舞在百花盛开的果树枝头,那种轻盈如风,自由自在的感觉,真是无比的愉悦和惬意。
蝴蝶正欢快飞舞着,突然间一声雷声响过,眼前的一切瞬时消失了,庄子睁开眼,发现自己仍倚在白果树下,环顾四周,景物依旧,却不是流连的花丛间。原来是一场梦,一场轻灵美丽的梦幻。
醒来的庄子惊奇未定,恍惚一下午都未回过神来,他坐在白果树下苦苦思索,不知是自己在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在梦里变成了自己?惊奇,惆怅,眷恋,久久不能释怀。
回去后,庄子以轻灵飘渺文笔把此事记述下来,遂成其《齐物论》之名篇——“庄周梦蝶”,由此故事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庄子这篇白果树下“梦蝶”的故事虽然极其短小,但由于其渗透了庄子诗化哲学的精义,成为了他本人诗化哲学的代表。也由于它包含了浪漫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学思考,引发后世众多文人骚客的共鸣,成为了人们经常吟咏引用的题目。
在这要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当代社会,这个思考近年又涉及到科学理论层面上了,其中一个观点就是:人类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被一种类似于电脑程序所创造出来的?包括人类自己,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生命体,还是虚拟世界里的一个脉冲信号?
近两年又出现了更前卫的观点:宇宙是由多维空间组成的,人类世界是一个维度,与此并行的还有无数个空间。更有甚者提出:所谓的神,其实是一个存在于高级维度空间,拥有人类无法想像的超能力的群体,所谓的神仙洞府其实就是神仙进入人类世界的通道,等等等等……
这些脑洞巨大看似荒诞不经的思想观点,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理论物理科学的一种,年前的庄子想不到,他的这个观点竟然会影响到现代科学理论,难免让人唏嘘感叹。
据传,庄子后来离开苦县最后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从此庄子不但成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被后世尊称为道教祖师、道教四大真人之一的南华真人。
这些事,是庄子再做几个梦,也是想不到的。
七台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