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教招每日一练427

发布时间:2021/6/27 13:49:21   点击数:
白癜风会传染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11/6094211.html

每日一练FENBI

1.“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提出上述主张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2.“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稳定,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实体出现,教育初步定型”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着学校教育制度进入()。

A.前制度化教育阶段

B.制度化教育阶段

C.非制度化教育阶段

D.学校萌芽阶段

3.()是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认知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调节策略

4.小林的妈妈给刘老师送来贵重礼品请刘老师给小林调一个好座位,刘老师收到礼品后给小林调换了座位,刘老师的做法()。

A.体现礼尚往来的良好品德

B.说明利用职位谋私利

C.体现刘老师善解人意

D.说明刘老师关爱学生

5.新课程改革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应倡导()的学习方式。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答案解析FENBI

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教育家与教育思想的识记和理解情况。题干中这句话出自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著作《孟子·尽心上》,意思是:人不经学习就能做的,那是良能;不经思考就能知道的,那是良知。另外,可以看出“良知”“良能”是不需经过后天学习思虑的天赋和本能,符合孟子的性善论。B项正确。

A项: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他提出了“仁”的学说,并编纂《春秋》、修订“六经”、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等教育思想。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包含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主张“无为”。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继承了儒学并有所发展。主张性恶论,认为君子与小人都是天生性恶,所以要“化性起伪”。认为学习过程是闻—见—知—行,教育目的是培养“大儒”。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制的历史发展形态。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教育实体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它的形成或多或少具有以下特点:①教育主体确定;②教育对象相对稳定;③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④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⑤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A项正确。

B项: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近代学校教育系统。教育实体从简单到复杂、从游离状态到形成系统的过程,正是教育“制度化”的过程。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它针对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库姆斯等人陈述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当教育从原始的终身随意教育状态转化为只对某一年龄阶段的受教育对象进行限定时间的教育后,产生了学校教育。夏、商、西周,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创始时期。学校形态有“庠”“序”“校”“大学”“小学”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3.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策略。精加工策略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和记忆的深层加工策略。B项正确。

A项:复述策略是指为了在记忆中保持所学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识记的策略。复述策略既可以促进工作记忆中信息的保持,又适用于在长时记忆中保持信息。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组织是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的过程。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果发现问题、遇到困难或偏离目标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5.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具体来讲,新课改在学习方式上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FENBI

教师资格证五一特训营

五一还在考虑去哪玩儿吗?

即将参加面试的同学该充充电啦!

教师资格证面试五一特训营

5月1日开课

报名即送学科线上系统班

语数外音体美分学科开课

??助你顺利通过面试!

套教招真题免费领

更多课程扫码咨询

(课程如有调整,以实际情况为准)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2142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