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风流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重新修订“思想的历史”系列的《天纵圣贤》《彀中英雄》《绝地生灵》,结集鲍鹏山教授最深情也最好的文章。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从圣贤到文臣、从君子到小人、从英雄到隐士,作者为我们一层层打开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或高贵或痛苦的灵魂。
“不敢虚构一言,不敢浪语一句”,文章不仅深深切入历史,更深深切入人性;不仅充满逻辑的力量、诗性的力量,更充满思想的力量。
02
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
文学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
《诗经》之美,动人心灵;《离骚》之忧,引人涕泣。直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的嬉笑怒骂,《三国》《水浒》中的智取谋赢。本书通过对中国文学史上自《诗经》下至《红楼梦》三千年中国文学名家、名作的新异解读和诗意感怀,试图深入中华民族的内在心灵与思想,展示这个民族三千年的理智与情感。
在书中我们看到,感情热烈而思想敏锐的鲍鹏山,以其极富个性的文字带领读者,去寻找那些在文学中避难的心灵,去无限接近古人的真实情怀,去感受古代文学的大美大善、大哀大痛、大喜大悲。
03
教育六问——评说当下教育困境,指出未来前行方向
在《教育六问》一书中,作者鲍鹏山运用自己研究所长,立足于现代文明下的教育理念,并结合自己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丰富实践经验,从传统文化,尤其是从两千多年前孔子所开创的人类教育那里,撷取丰厚资源,汲取充足养分,评说当下中国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并明确指出前行的方向。
为甚嚣尘上的功利主义所裹挟的当代中国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已偏离了教育的“正途”,丧失了他本该固有的神圣使命与价值。作者从关乎教育全貌的六大问题,即教育何为、教师何为、何为素质、经典何为、何为教材等入手,振臂一呼,试图给予已经迷途的“教育之羊”以警醒。
04
孔子传[精装本]
“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本书以孔子自述的经历分析六章,为孔子作传,为普通读者,提供一部精当、博约、生动活泼、有价值的孔子传,叙述其一生行迹、事迹、心迹的同时,阐发作为思想家孔子的现代价值与当下意义。
本书所用插图,由中国孔子基金会授权,首次独家连载明代名臣张楷手绘原本《孔子圣迹图》17幅。这是目前最新发现的、中国最早描绘孔子生平故事的连环画长卷。
05
孔子原来:被误解的孔子
孔子之被误解,在他生前就已然发生,比如当时的大人物晏子、《论语》中那些隐士,即使是孔子自己的学生有子,不也有误解在?墨子反孔批孔,而法家韩非,将孔子塑造成了鼓吹严刑峻法以杀代政的法王。汉朝董仲舒,更是开门揖盗,放进来法家、阴阳家等等权谋诡诈、怪力乱神……从20世纪初“打倒孔家店”,到70年代“批林批孔运动”,一直到现在,大众对孔子的误解,甚至到了这一步:孔子既是古代中国黑暗的根源,孔子更是今天中国走进现代化的障碍。
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那我们有哪些对孔子的积习成见要破除?孔子原来的面貌是什么?今天,孔子思想过时了吗?
学问好的人很多;能把好学问讲得明白、通透的人,不多——鲍鹏山教授就是其中一位,而且,也是——能融会贯通儒家传统思想与现代核心价值观的*好的一位。
06
江湖不远:《水浒》中的那些人
不读《水浒传》,不懂中国人。
58篇文章、位水浒英雄,《江湖不远》讲述英雄背后的命运,辨明是非,区分善恶,展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精神和阳刚气质。
鲍鹏山正面品水浒,讲人和人性,字里行间有着对人生的感悟。
07
鲍鹏山新批水浒(套装上下册)
“《水浒传》者,出于杀戮,归于慈悲者也。读《水浒传》,不起杀心,无心肝者也;只有杀心而无救溺之心,无慈悲者也。慈悲者何?掩卷之际,一声太息也!”——鲍鹏山
古有金圣叹,善于揭橥《水浒传》用笔之妙,从人性与道德角度品评人物,三百年来无人能出其右。今有鲍鹏山,从文化、制度的视角,在道德与人性的纠结中,文化与制度的困惑里,以激情熔铸文字,以性情体察英雄,笔如刀品评人物,心如火洞悉世道,每有惊人之语,常发不刊之论。鲍氏批评本之于金圣叹,继承其形式突破其格局,金氏说到说对之处,固不可掩;金氏未及未达之境,正需开拓。盖新时代,有新时代之高度;新作者,有新作者之角度也。三百年来,多少读者拍案叹;三百年后,《水浒传》宜有新评点!
08
论语导读+论语正音诵读本+正音诵读本CD合集
择善本,精注精译,内容链接,生动解释;
浦江学堂指定教材。
《论语导读》和《论语正音诵读》是简明清晰、阅读体验好、亲和度高的《论语》读本,听读写结合,教与学同步,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好教材。通过本书,你能够知道《论语》里的每一个字应该怎么正确地读,还可以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21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