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思想认识的提升有两个关键积极的内化与动态

发布时间:2021/6/3 16:37:26   点击数:

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有两个关键:内化与生成

——对“建模大语文”的思考之一

阅读者的思想认识是如何提升的?我常有此困惑。明白了提升的路径,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训练。

从我个人的体会看,思想认识的提升,关键是内化与生成。写出来,抛砖以引玉。

我问两个女同学:从你们的阅读经验看,什么样的境界才是“旷达”境界?

一个女生反应倒是挺机敏的:苏东坡那样的呗。可惜,她答非所问。

另一个迟钝了一小会儿,试试探探地小声说:心大,不怕事?……

勉强,可惜,这只是她自己浅显的认识,高度不够,就无法洞穿人心。

她们太像少年时的我了!

那时,虽对所有事新鲜好奇,眼睛能伸展到悠远的白云深处,可惜,一切都朦朦胧胧,一切都懵懵懂懂。

记得那时读到一篇文章,里面谈到苏轼是旷达的。旷达,这个词挺好。反复默念,在大脑中回旋,回旋。挺好玩的。

要真说出啥是“旷达”,我充其量会说:“就是苏轼那样的吧?”

少年的我,稚嫩而透明。

后来,学到了苏轼的《赤壁赋》,竟然狂热地爱上了它。

那月出东山、波光粼粼的景色,让我沉浸其中。仿佛前世既定因缘,在今生必然兑现。

我一遍一遍地读啊,一遍一遍地读啊。没有人知道,一个矮小呆滞的架着黑框近视眼镜的男生,在座位上痴痴呆呆的,竟然是在默读、默诵千古名篇《赤壁赋》!

老师说,苏轼是达到旷达境界的第一人,千古以来第一人。

处变故而不惊,遭大难而安然,流连山光水色,忘却俗世烦忧,真神人也!

那时,对旷达境界的理解,就是处困境而安之若素。

再后来,又学到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又是喜欢得不得了。

你有没有几句诗歌一直在脑中荡漾的时候?就像心湖中,一个石子掉落,荡起丝丝涟漪……

那涟漪啊,柔柔细细,轻轻婉婉,一圈,一圈,一圈……

你想去抚摸一下鹅黄的柳条,听一听柳浪里的黄莺,可惜,那涟漪还在幽幽荡荡。

你想去轻嗅一下脆嫩的草芽,望一望高天上的白云,可惜,那涟漪还在幽幽荡荡。

没办法,你一次又一次地被诗歌拽回来,继续让心湖涟漪幽幽荡荡。

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任平生……

江南,丝丝烟雨中,一裹蓑衣在细雨中行进,朦胧烟雨,烟雨朦胧,但步伐坚定。

细雨过后,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是水村山郭酒旗风。

那时理解的旷达,就是无惧风雨,且坚信山头斜照必相迎吧。

后来,又偶然读到庄子“击缶而歌”的故事。

《庄子·至乐》中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初读之时,我与绝大多数人一样,深感庄子之寡义薄情,几乎拍案而起了。

后来,了解一点庄子的思想后,方明白那是看透生死的豁达。

再后来,深感庄子之心境旷达。爱妻去世,凡夫如我等,必然悲痛欲绝,抢地呼天。但看破生死如庄子者,却能以平和淡然处之。

要知道,抢天呼地是容易的,平和淡然却是难上加难啊!

大悲伤袭来,能平和淡然者,只有两种情况吧:一种,薄情之彻底无人能及,可入人渣之列;另一种,看破生死,大格局,大境界,大自在。

除了看破生死,所有大悲伤之时的外在旷达,要么矫情,要么薄情!

认识是曲折前进的,也是螺旋上升的,更是不断得到补充、修正的。

对旷达的认识即是。

我曾经以为,旷达是一种看破生死之后的大格局、大自在,这个认识,已经足够深刻,足够到位了。

于是,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沾沾自喜——那观海河伯的骄傲心态,总是不邀自来。

直到前几天,在《读者》杂志上,读到了黄永武先生的文章《旷达者》,我的自信满满,一下子被刺破。

黄先生的文章说到:最近,我忽然想到:所谓旷达者,就是通晓事物人情在时间中的因果,把现在和将来合在一起看,或把现在和过去合在一起看。

为了形象化说明这个观点,作者又举了两个例子:

一般人见花开了就开心,见花谢了就皱眉,分成二景看。而旷达者是见到花开就想到花谢,合在一起看,就不生悲喜之心了。一般人见起高楼就来祝贺,见楼塌了就来慰吊,分成得失看。而旷达者是在废墟瓦砾上,就想到当年楼台的华丽热闹。合成一幕看,就不生羡恶。

黄先生这些文字,补充了且深化了我对旷达的理解。看来,也不能全怪青蛙妄自尊大,看不见井口外的天空,哪个青蛙不是自信满满?

看来,旷达者着眼的,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线”,故而一时一刻的悲喜荣辱,不能牵动其心。而不旷达者如我等,只盯着眼前悲喜荣辱这一个“点”,看不到“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这条“线”,于是,喜事一来欢呼雀跃,悲事一到却抢地呼天了。

看来,旷达者能看到事物的两面,深知福祸相倚,因果相续,故不为表面的一时的“荣”而喜形于色,亦不为表面的一时的“辱”而郁郁寡欢,肴核既尽,还可以洗盏更酌,看破看透,一觉醒来,不知东方之既白。

所以,你看,认识的提升,有两个关键,一是积累之后的内化,而是联系之后的生成。

前者是基础和前提,后者是方法和习惯。

宋亚军

你的赞赏,是对我的欣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2106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