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雒诵堂庚子秋学期第八次课教学记录丨周一网

发布时间:2021/5/31 17:50:22   点击数:

年11月9日星期一19:00-20:30

声律启蒙

刘老师先讲上周对子作业,对对子最基本的要求是平仄要相对,又借作业讲了宽对和工对的区别。其后过堂,之琳、知铮、妙楚、书缘过堂,全部通过。

今次课继续上次进度,讲解上平三江第三段最后一联,并新学上平四支第一段。

上平三江第三段

铢对两,只对双。华岳对湘江。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寒缸。青琐闼,碧纱窗。汉社对周邦。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

“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西汉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匈奴,关在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边上牧羊,历经艰辛,十九年后才回到西汉首都长安。详见《汉书》。

“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涸辙之鲋的典故,出自《庄子·杂篇·外物》。庄周家贫,一次向监河侯借粮食时,监河侯推说等收了租再借给他。于是庄周讲了一个车痕沟里水快干的鲫鱼向他求助,他对鲫鱼说到吴国越国去给鱼借水的故事。说完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之琳给同学们讲了这两个典故,讲的绘声绘色,非常棒。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向之琳学习,上课积极发言。

上平四支第一段

茶对酒,赋对诗。燕子对莺儿。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四目颉,一足夔。鸲鹆对鹭鸶。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赋对诗”,“赋”,中国古代文体的一种,讲究文采和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是汉代文学代表。

“四目颉”,传说造字的仓颉有四只眼睛。“一足夔”,夔,舜(一说是尧)的臣子,精通音律。舜曾说过“夔一而足”,意思是像夔这样的臣子,得到一个就足够了,后人误传为夔只有一只脚。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名字即从此来。姜夔精通音律,能自度曲。

“鸲鹆”,俗称八哥鸟。“鹭鸶”,一种水鸟。这一联是同旁对。

“一架白荼蘼”,荼蘼在晚春开花。荼蘼花开的时候,春天就要结束了。注意“荼”和“茶”的区别。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赵襄子杀了智伯。豫让为了替智伯报仇,用漆涂在身上,使自己生疮癞,又吞炭而食使自己声音变得嘶哑,以防止赵襄子认出自己从而有所防备。行刺失败之后,赵襄子问他为什么单单替智伯报仇,他回答说:“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详见《史记·刺客列传》。

“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事见《晋书·羊祜传》。晋代大臣羊祜,曾经镇守荆州,因为他爱护百姓,所以老百姓非常爱戴他。他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

“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应候”,顺应时令节候。

千家诗

梓睿和书缘过堂,书缘顺利通过,梓睿过堂失败。刘老师强调,背诵是雒诵堂最基本的要求,每位同学都必须要做到。

今天新学杜常的《咏华清宫》。

咏华清宫

杜常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

第一联叙事。诗人经过在江南长时间的旅程,在一个清晨来到华清宫。“朝元阁”,唐朝宫殿,在华清宫内。“长杨”,长杨宫,汉宫名。第二联写昔日繁华的园囿,如今冷风凄雨。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对历史兴亡的感叹。

课后作业

一.熟读并背诵今天新学的声律启蒙(要求画正字,至少三十遍)。

二.为今天新学的声律启蒙标平仄,并标出入声字。

三.整理上平上平四支第一段的两字对,并标平仄。

四.抄写并背诵今天新学的七绝。(要求标入声字,平仄,韵部)。

五.对子作业:菡萏。要求标平仄。注意,菡萏是联绵词,需要对联绵词。

进学则在致知涵养须用敬雒诵堂公众账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2099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