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在提醒我们:人的生命的可贵,就在于可以不断转化。——傅佩荣一般人要读懂《庄子》并不容易,以至于《庄子》流传最广的是里面的寓言故事。实际上,这是很可惜的事情。现代人非常有必要读懂《庄子》。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中期,天下打成一团,个人怎样面对乱世?庄子用一个字“化”。不能与乱世保持距离,只有跟它一起变化。庄子对人性的了解,是世界上很少有人能超越的。庄子对人性的了解,在于清楚人性的险恶,知道人生的困难。庄子对老子思想中的“避难”与“启明”运用得非常纯熟。庄子与老子思想不一样,充满一种活泼的力量。比如,《庄子·逍遥游》里,讲一条鱼变成鸟的故事,讲了三遍。什么用意?庄子在提醒我们:人的生命的可贵,就在于可以不断转化。如果人的生命不能转化,那活着有什么意思?那人生无非就是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恩怨情仇、悲欢离合,一眼就看透了。庄子透过《逍遥游》的寓言传达一个主旨:鱼需要水,鸟需要空气,当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它连空气也不需要了,它可以自由翱翔,完全不需要等待其他东西的配合。人开始的时候就跟鱼一样,鱼不能离开水,人不能离开家、父母、学校、社会,否则人无法自处;但是你要学会转化,变成鸟,所依靠的东西就少;再向上飞升,就可以自由翱翔。庄子为什么做这样的比喻?因为人的生命本来就有许多层次。庄子说人的生命有三个层次:身、心、精神。庄子讲过一句话:“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一般人会觉得,这样人还怎么生活呢?但是庄子说,这正是一个开始,让身体不再有各种欲望的冲动,让心不再有各种复杂的念头,这就是修炼的功夫,叫做“心斋”。人要经过修炼,化解身心的各种冲动欲望,不再执着,这时候人与道达到某种契合,这种契合状态所展现出来的,叫“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人才可以自由逍遥。庄子是个极其聪明的人,这一点可以与他的朋友惠施对照。惠施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专门搞言语辩论的,在当时很少有人可以辩得过他。但是惠施遇到庄子,他就没办法了。我常常举“鱼之乐”的故事: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览。庄子说:“白鱼在水中从容地游来游去,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的情况,而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不知道鱼快乐。”庄子说:“还是回到我们开头所谈的。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时,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才来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惠施就不讲话,代表他又输了。庄子最可贵的一点是回到人间,五个字概括就是:外化内不化。即,外表跟别人通化,但是内心跟道结合在一起,绝不放弃一点点。唯有如此,才能感觉到生命的真实与喜悦。庄子的生活穷困之至,他怎么能做到自在逍遥呢?我们可以问一个问题:怎么让一滴水不干涸?答案是,把这滴水放到大海里去。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滴水,而大海就是道。所以我们要练习,把我这滴水丢到大海里。不断练习去悟道,道是究竟真实,能悟道,你的生命就永远不怕失落。这是道家最可贵的地方。为什么说后现代社会最需要道家?后现代社会,代表价值瓦解,所有你接受的一切都要从新质疑。这时候我们最需要道家,告诉你如果善恶的压力太大,你可以选择“真实——美感”这条路。西方哲学发展到最高境界,就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有而不是无?你很难想象,多年前庄子就说过一句话:未始有物。把西方年哲学研究搬过来,也不能超越这句话。了解“未始有物”,一切回归于道,没有得也没有失,没有来也没有去,生命根本上就是安顿与安详。
点击下图,在最好的年纪慢读庄子!
往期精彩回顾:
傅佩荣:命运之外有更强大的力量,找到它的人才能够赢得人生!
傅佩荣:我为什么决心回归中国传统经典?就为了30年前一件小事
傅佩荣:假如结局注定失败,你会如何度过一生?这句话改变了我的生命行程
傅佩荣:父母最喜欢说的一句话,不知害了多少孩子,补救需要智慧
傅佩荣:祭拜祖先,最关键要做好两件事,否则拜了又有什么用?
傅佩荣:一场饭局见人品!你是哪种人?你喜欢哪一种人?
傅佩荣:易经64卦里站得最稳的就是这一卦,背后的故事非常有趣
傅佩荣:开学第一课,高瞻远瞩的人生从哪里开始?我的建议四个字
傅佩荣:学易经只要看到这类卦象,一定要提高警觉,因为效果翻倍
傅佩荣:人怎样提升自己的精神层次?我用一本书中一个观点回答你
傅佩荣:如何判断一个地方风水好不好?这是我听过最有趣的答案
点击右下角在看,与更多朋友分享傅老师的智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ihaoqc.com/zzpj/18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