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今注今译10中论观四谛品

发布时间:2020/10/27 8:26:35   点击数:

[今注今译10]《中论.观四谛品》

PartI1~7

尊敬的龙树先生:

“如果一切事物的本质皆是空寂与虚无,那么就没有任何事物和现象的生起,也没有任何事物和现象的熄灭。如此就没有(苦、集、灭、道这)四圣谛。

没有四圣谛,即没有苦的中断与集聚,自然没有苦的止息和消灭,也就没有灭苦的圣道。

没了灭苦的圣道,也就不存在证得什么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没有这四种道果,自然也不存在什么“四向”这四种加行位之上的,趋向证得这四种道果的预备阶段。没有这八个阶段次第修证的贤者、圣者,即没有僧。

没有四谛,就没有趋向正道的法。

没有修行者(僧)和修行的依据(法),也就没有觉悟者(佛)。这样来讲“一切是空”的提法,破坏了佛法僧三宝存在的依据。

这种空的提法,还破坏了因果律,破坏了人的善恶行为感召罪福的传统观念。破坏了我们所珍视的世间一切道德、一切事物的基础。”

PartII8~30龙树的回应

亲爱的朋友:

“你确实未能把握空之所以为成为空的原因,未能把握空的含义,所以才自生这不必要的烦恼。

觉悟的圣者们,依两种道理为众生说法。一是世俗的道理,一是终极的义理。如果人们不能知晓、分辨这两种不同的道理,对于甚深的佛法,则不能知晓其真实的含义。

不依据世俗的道理,则不能获得终极的义理。不获得终极的义理,则不能证得清净涅槃。

愚钝之人不能够正确的观待和思维空,而损害自己的心智;就像不善于咒术的婆罗门、不善于捕蛇的农夫,自己反而会被诅咒、被伤害、被毒蛇咬伤。

佛陀知道空性这终极、究竟的义理那么甚深而微妙,非愚人可以理解,所以不愿多说。

你的来信中说我执着于空,又为我生出一堆的过错。其实你所说的那些过错,在我看来,是对空的误解,并不成立。

正是因为空的存在,一切的事物才得以成立。如果没有空的存在,一切则不会成立。

你自己理解有误却怪罪于我。不正像一个骑马的人,忘记了自己所骑的是马么?

如果你认为一切法都有恒常不空的属性,那么它们则不需要因缘和各种条件就可以断然独立的存在。

这种观念才是破坏了因果,破坏了造作、造作者、造作的事物。破坏了一切,乃至万物的生灭的依据。

对各种条件、各种因缘相待而生起的事物,我说它们的本性是空。是一个假名,也是中道的含义。

因为没有哪一件事物,不是凭借着各种条件、因缘而产生并成立的,所说以一切法,没有哪样本质属性不是空性。

反之,如果一切事物的属性不空,是恒常既定的实有。那样才不会有生灭,不会有四圣谛。

如果苦不从各种条件作用下产生,那它从哪里来?造作的变动的无常,这是苦的含义,固定不变的属性(非空)中则没有无常。

如果苦是不空、恒常早已确定不移的,那为什么会从事物的集聚中产生?这样就没有集,也就是没有空所以没有集。

如果苦是不空、恒常早已确定不移的,那为什么会断灭和消失?正是你坚持一切不空,定性恒常的立场,才会推导出没有灭。

如果苦是不空、恒常早已确定不移的,那就没有什么修道可以灭掉苦。因为,如果说可以修道灭苦,那就意味着苦没有定性,不是么?

如果没有苦的存在,就没有苦的集聚、断灭,那还有什么灭苦的正道呢?

如果苦谛是不空、恒常早已确定不移的存在。为什么会之前不能见苦,而现在又可以见了,它的本性不是恒定而并没有变化成别的样子么?

如果见苦不是这样,那么苦的中断、集聚以及修证、灭除以及四果也都不是这样。

四果(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的属性,预先既定的存在是不能成立的。各种其他事物的属性预先设定,也是不能成立的。

没有四果,就没有证果及证果阶段中的八种贤者、圣者,就没有僧。

没有四谛,也就没有法。没有法和僧也就没有佛。”

PartIII31~40龙树的回应

“亲爱的朋友,

我按你不空的想法再做一番探究。若如你所想,不是因为觉悟(菩提)而有觉悟者(佛),也不是因为觉悟者而有觉悟。觉悟与觉悟者,两者不空,互不依赖,先行独立的决定性的存有。

那么,存在这种情形,就按照觉悟的正道精勤修行者,也不应成佛。因为他/她没有既定的觉悟者属性。

同样,各种法不空,属性先行设定好的话,则没有做罪做福的人了。因为不空怎么造作呢?

各种法不空,属性先行设定好,那么不论做罪做福,都不会产生相应的果报。那离开人的善行、恶行,罪业、福德也就会产生果报,这是一个错误的悖论。

如果说从罪福中生出果报,那就是说果是在罪福的条件下、和合作用下生成的,为什么说它不空呢?

你这样的论述破坏了一切法和因缘的含义,也破坏了世间法。

世间的其他一切法,如果离开空而恒常存在,则应该没有什么造作的。没有造作,却又产生了,那就是不造作却又成为了造作者。

如果有决定的本性存在,世间种种现象就不生不灭,恒常驻留而不毁坏。

如果没有空,没有得到的也依然不会得到。烦恼没有断除,依然也不会断除,苦没有熄灭依然不会灭苦。灭苦之道等等不会存在。

所以经中说,如果了解(空性)因缘法,则能够见佛陀,能见苦、集、灭、道的圣谛。”

年6月18日

段新星译于南京

段新星

桃花仙人码文字,又摘桃花换酒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1892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