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评价 >> 必读20届哲学考研复试硬核指导方案附
20届考研的朋友们大家好,春节将近,复试在即,大家时间皆紧迫,我尽量不说废话,希望下面的每一个字大家都读进去。
年前我们不组织复试方面的直播课程,而以一篇精炼的小文代替。一方面是临近年关大家时间和精力都不充裕,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讲解复试和调剂的技巧效果并不好,未临其境往往不得其法,况且,即便是讲了,一个多月后很多细节大家还是会忽略。所以,我们现在就只谈谈初试成绩公布之前要做的事情。另外,调剂咱们也有个专门的经验帖,但因其中调剂厚黑学太多,怕吓着大家,所以调剂经验帖会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发布,这里只谈复试方面的准备。
首先,我们要限定好什么是当前该谈的。复试所需要的知识有很多,有些是命题性知识(knowing-that)或明言知识(explicitknowledge),有些是能力之知(knowing-how)或默会知识(tacitknowledge)。你比方说,像“面试时不要大肆夸赞与老师A不合的老师B的理论,也不要公然diss老师A非常赞赏的老师C的理论”、“没读过的书不要吹牛”这样的知识(雷区),你知道就行,你知道了面试时避免即可。但是,像英文口语、翻译能力、回应老师的问题,仅仅knowing-that没用,这并不是传授了就能一下子会的,需要亲自练习、实践才行。所以,我们年后的复试调剂公开课会集中传授大家knowing-that,而需要躬身实践的东西,我们现在要先说清楚,大家早去练习。复试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专业课面试、专业课笔试、英语口语面试。其中涉及能力的部分,我们要尽早准备。接下来我会依次说明。
一、专业课面试专业课面试在复试中最为重要,直接决定了你的去留。有的人仍沉浸在这样的误区中:如果面试环节表现不佳,我可以在专业课笔试和口语面试中好好表现争取补回分数来,反正三个部分是严格按比例来计分的。这种想法是基于老师是机器人的假设,但老师不是机器人,他们有喜好。能打动老师的元素有很多(我们年后直播课上会讲),但有个基础和底线是你的学术潜质,老师的这种喜好也是规避风险的能力,因为如果招一个不能毕业的硕士会很麻烦,即便没有学术志向,但至少有能力完成学业要求,所以你已有的学术积累或学术潜力就成了重要的考察标准。我们可以设身处地想一下,如果我们是面试的老师,能有多在意学生的专业课笔试和口语呢?研究生初试考的理论还不够多吗?有了这个分析,我们就要坚定如下立场:在剩下的1-2月内提高自己的学术积累和学术潜质,如果没有,就练习着表现出来自己有。我们需要从4个方面来准备:
1.自我介绍
这个不算急迫,最好提前准备好,背记一下,中英文各一个,不用太长2分钟以内即可。内容可包括基本信息+学术经历+兴趣爱好+学术兴趣及学术生涯规划,这部分我们年后直播课上会详细讲。
1.1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本科院校、本科专业、家乡(有的老师很有故乡情结)、学业水平(本科成绩概况)等。
1.2学术学习经历,包括但不限于论文发表、科研项目、参会经历、出国(境)跨校访学、读书会,以及读过的书等。
1.3兴趣爱好,如果有的话简要概括积极向上的兴趣,如书法、乐器等。
1.4学术兴趣及学术生涯规划,简要说明对哪个领域感兴趣,打算以后研究什么,如果有读博打算要提一下,如果不确定读不读可以说倾向于读。
多数同学都没有学术经历,这个也没关系,没有的话就表忠心,多表达自己的学术热情,“虽然我现在还没做出什么来,但我至少有颗爱哲学的心呐(将来一定会做出成果来的)。”(我复试时手头已发表3篇论文,会议发表和合作的科研成果共计8篇,但也不是所有老师都对此感兴趣的,所以没有硬成果也不要怕)。
2.精读1-2本原著
这是专业课面试环节最重要的部分,笔试和面试重要的区别是考察的深度不同,老师不是机器人,他能通过你的回答判断你的掌握水平,一来二往地对话要比仅仅把理论写到纸上的难度更大,就类似于讲明白一道数学选择题要比做对难的多一样。精读原著的理由有三:
A.读原著是必备基本功,有此基本功者能明显区别于只读教材的同学,考名校的同学尤其注意这点,有些老师比较看重原著阅读。B.掌握面试的主动权,当然主动权你是夺不来的,但是你可以根据回答引到你擅长的领域,比如老师问你读过什么书,你说《存在与时间》,老师问此书内容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即便老师问你个不熟悉的理论,比方说问到你古希腊的本体论,你可以从ontology的词根顺势谈到being再谈到海德格尔的dasein,常用套路就是“老师说的AA我不太熟,不过BB也谈过相似的问题……”。C.变相节约成本,通熟每个哲学家理论时间成本太高,也不可能做到。精读一两本书可以以点带面,既能体现出对个别理论的深度把握,还能作为自己的必杀技化解认知盲区(上述理由B)注意事项:
(1)我携思庐书院的各位老师为每个专业精选了一套书单,附于文后,并配有pdf版本,篇幅适中且重要,适合精读用。
(2)读原著不是“读过原著”,读的目的就是深入理解,面试时体现出对理论的掌握深度,所以阅读材料不拘泥于原著本身,二手文献往往更为重要。
(3)最保险的策略是精读1-2本,泛读多本,泛读可以用专题专著和二手文献代替。
3.复习哲学史
哲学史不要落下,还要再过几遍,一是应对专业课笔试,二是应对面试。读原著和复习哲学史教材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复习方法建议:重看一遍《哲研通解》,辅以自己的笔记和参考书,没有《哲研通解》的就以自己的笔记和参考书为准。
二、专业课笔试恕我直言,这部分并不很重要,只要初试复习的没问题,考试时按部就班稳扎稳打地写上就行,有些学校为了区分初试题目,会出一些开放性的综合性的题目,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答题即可。初试时的答题技巧和理论对复试仍然有效,同学们可以去回顾(点击以下标题可查看详细内容):
“20哲学考研最后突破课程”
”目前没听说过死在专业课笔试上的,甚至有的学校老师根本不批阅或不亲自批阅试卷,随后凑一个分数输到系统里。
三、英语口语面试英语口语有两种考查方式,一种是由英语公共课老师统一面试,另一种是本专业老师负责面试(和专业课面试一起)。前者惯常考察方式是读一段文字,有的会让讲讲大意,简单问几个生活问题,偶尔老师会装着问几个跟专业相关的问题(其实也关系不大);后者考察方式通常是让你英文自我介绍,读一段文献,翻译一下,问几个专业问题。显然,后者的难度大很多,不过老师不会过于为难你,口语对于哲学研究不是必要的,老师更看重阅读能力,因为读文献是免不了的,我在研究生阶段基本就告别中文阅读了,教材和文献都是外文。关于口语练习,给出如下建议。
1.中英文原著结合阅读。在上文第一部分中,我建议读1-2本原著,而对于外文阅读训练充足的同学,可以直接读英文原著,英文文献读的少或能力不足的同学建议中英文结合阅读,这样既可以练习英文还有助于理解某些概念。
2.每天朗读。每天朗读英文原著2页,多听地道的经典的口语朗读,纠正发音。
3.练习翻译文本。读的过程中,试着翻译,或者概括大意,应对面试时的当场翻译考试。
原著推荐阅读书单想必大家经常会在某些文章或帖子中看到一些书单,其实列书单完全是个良心活,有的人随便粘贴复制拍拍屁股就走人了,撂下一堆书给大家,也不管难易程度和版本好坏。所以列书单容易却也难,易在敷衍,难在精选。本次书单完全是我(西哲)和其他思庐考研书院的负责老师们精挑细选出来的,充分考虑到大家有限的复习时间,版本也是精选的上乘。尤其西哲和伦理学还附有英文版本(也是权威版本),方便大家复习英语,有些电子书及其难找,本书单用了大家整整2天时间。当然,尽管如此,仍然众口难调,有些书目势必会遭到diss,希望大家本着开放心态,有意见可以留言提出。
(上下滑动可查看全部书目)
西方哲学
原著1.《理想国》柏拉图,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附TheRepublicofPlato:SecondEdition,Plato,AllanBloom(trans))2.《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附Metaphysic,Aristotle,W.D.Ross(trans))3.《第一哲学沉思集》笛卡尔,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附DiscourseonMethodandMeditationsonFirstPhilosophy,RenéDescartes,DonaldA.Cress(trans))4.《谈谈方法》笛卡尔,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附DiscourseonMethodandMeditationsonFirstPhilosophy,RenéDescartes,DonaldA.Cress(trans))5.《伦理学》斯宾诺莎,贺麟译,商务印书馆(附TheEthics,BaruchSpinoza)6.《单子论》莱布尼茨,见14.《西方哲学原著选读》(附Leibniz’sMonadology:anewtranslationandguide,GottfriedWilhelmLeibniz,LloydStrickland(trans))7.《人类理解研究》休谟,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附Anenquiryconcerninghumanunderstanding,DavidHume,TomL.Beauchamp(trans))8.《纯粹理性批判》康德,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附CritiqueofPureReason,ImmanuelKant,PaulGuyer,AllenW.Wood(trans))9.《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弗雷格,王路译,王炳文校,商务印书馆(附TheFoundationsofArithmetic,G.Frege,J.L.Astin(trans))10.《逻辑哲学论》维特根斯坦,郭英译,商务印书馆(附韩林合《逻辑哲学论研究》,商务印书馆,Wittgenstein-TractatusLogico-Philosophicus,TranslatedbyD.F.PearsandB.F.McGuinness,Routledge)11.《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见17.《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附TwoDogmasofEmpiricism,Quine)12.《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陈嘉映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附BeingandTime,MartinHeidegger,JoanStambaugh(trans))13.《真理与方法》伽达默尔,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附TruthandMethod,Hans-GeorgGadamer)二手或编选14.《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教研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5.《现象学导论》索科拉夫斯基,高秉江张建华译,武汉大学出版社16.《语言哲学》陈嘉映,北京大学出版社17.《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陈波韩林合主编,东方出版社18.Thephilosophyoflanguage.A.P.Martinich.Oxford,中国哲学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
《论语新解》钱穆
《论语译注》杨伯峻
《老子古今》刘笑敢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
《庄学研究》崔大华
《荀子集解》王先谦
《郭象与魏晋玄学》汤一介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吕徵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
《朱子哲学研究》陈来
《宋明理学》陈来
《王学通论》杨国荣
《心学之思》杨国荣
《朱子新学案》钱穆
《明代哲学史》张学智
伦理学
1.《理想国》
柏拉图,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
(附TheRepublicofPlato:SecondEdition,Plato,AllanBloom(trans))
2.《尼各马可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
(附Ni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18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