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为庄子流下的一滴泪二则备课手记

发布时间:2020/10/17 17:52:39   点击数:
“飞”和“游”的境界《北冥有鱼》节选了《逍遥游》的一小节。真的只需一小节,我们就可以看到那个非同凡响的瑰丽世界。"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谁能有如此广阔的视野?谁能有如此大胆的想象?谁能有如此阔达的胸襟?谁能有如此非凡的创造?鲲和鹏,在无边无际的时空里生长变幻,一飞一徙从北方的不毛之地到南边的大海,“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在脑子里想象鲲幻化成鹏的场景,该是多么奇绝壮丽,我相信,那一瞬间,山河草木一定为之变色;世间万物一定为之倾倒。没有犹豫,没有彷徨,没有压抑,没有试探,它如一艘巨型航空母舰,推开巨浪,腾空而起。太阳黯淡,天空震颤。他无需挣脱什么,他自己就是世界;他无需顾虑什么,飞翔是他唯一的理由;他无需猎取什么,遨游是他唯一的歌唱。你看,他正翱翔于苍苍蓝天。山野雾气,奔腾如野马。人世间的纷繁复杂,在远离,在消失。“九万里”的超大境界也并不出自于什么梦想追求或目的,“海运”和“六月息”就是他飞翔和遨游的力量。道法自然,顺应万物规律,“飞”得潇洒,“游”得自在。无己,无功,无名。当庄子"意游天外,神接八方"之际;孟子正和弟子师承他们的高祖师爷孔子的意志,艰难行走于各国诸侯间,游说他的治国顺民理念。虽然,或许连他自己也深深知道,在这个战乱纷纷要用鲜血去拼争“权力”获取“实力”的不靠谱的时代,他的“仁政”理念实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我佩服庄子的勇气。当普通人惶惶不可终日;当圣人殚精竭虑地忙着寻求治国救世之路;庄子淡然地说:“所有一切都是徒劳,我只想好好活着。”好好活着,就是勇气,就是超凡脱俗,就是智慧。“虚”与“实”的宣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外篇《秋水》,我总怀疑这个故事结尾部分的真实性。从辩论的角度看,从第一回合开始我们就知道庄子已经输了,因为他一开始就陷进了惠子的“局”里。“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是一个顺向思维;后来他又用偷换概念的方式,在“汝安知鱼乐”的“安知”二字上作文章,大有诡辩之嫌。完全不像《惠子相梁》里的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又一针见血的庄子。以庄子的智慧,何尝不知道,他跟惠子的讨论,根本就是一场各执己见的精神宣言。庄子看重的,是人与万物的和谐共生,”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庄子用他诗意的眼光,捕捉到自然之美,万物之灵。这与他梦见蝴蝶时的忘我与愉悦何其相似。当诗意遭遇推理,浪漫遭遇现实,想象遭遇推理,轻盈遭遇滞笨。那是不能用输和赢来定夺的。何以文末是如此诡辩的回答?是后世弟子害怕老师输掉,作了修改?是庄子在强大的现实面前感到无奈?是庄子要一改常态故意表现一下诡辩术?其实所有的推想也已经不再重要。我盯着文中插图看了很久。我以为,画者本身一定是比较懂庄子的。你看庄子的表情,多么愉悦;庄子的身形,多么轻盈;庄子的衣着,也远胜惠子的厚重而偏靓丽;而惠子,老成持重,单手柱杖,表情严肃凝重,一看就是要接济天下的造型。庄子盯着鱼,惠子盯着庄子。一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1880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