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齐物论第四讲ldquo物固有

发布时间:2020/9/27 13:49:18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年4月26日晚,守一书院的《庄子》课在王泰筌老师的解读中拉开序幕。王老师认为齐物论是《庄子》一书的精华和重点,是具有哲学高度和现实指导意义的。齐物论学不好,如沙滩筑楼,难得南华真经的真谛。

本期原文: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终身无成。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王老师重点解读词句:

1.万物一指,白马非马;

2.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

3.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4.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5.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6.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

7.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

8.朝三暮四、未始有封

9.滑疑之耀,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筌语》观点:

1.物本天成,各就各位,是和谐有序的天之道。

2.事物无时无刻在发展变化中,超然物外是一种心境,不为物牵,不为事扰是一种定力。

3.烦劳皆由心起,固步自封,不吐故纳新是衰败的开始。

4.不滑不耀,不割不刿,是善巧,不是妥协和折扣,而是开物成务。

5.每个人都是一束光,要找到自身光源的接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要用家长自以为是的设计,剪断了孩子与生俱来的灵性翅膀。

6.做好人的成本要比做坏人的成本低,做好人不仅快乐而且健康,做坏人时刻面对唾骂、谴责、刑罚、天谴。好人偶尔做错事,但是他依然是好人,如果不是改邪归正,坏人偶尔做好事,更令人警惕。

摄影配图:薇茗

茶歇时间,大家结合实际,交流了学习感受。王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健身操八段锦中的“双手托天理三焦”。本次讲座,在龙井茶鲜嫩清洌的豆香气中,让大家再次感受到了庄子的思想,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收放自如,云卷云舒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如早春茶芽尖,细品何尝又不是历经了人间的烟火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1863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