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坐ldquo井rdquo不必自叹

发布时间:2020/8/18 17:16:54   点击数:
我们止不住想问 这个世界怎么了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19921.html

坐“井”不必自叹——读《庄子·秋水》

自认为,道家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相对脱离更多世俗束缚的哲学,原因是他触目而望的不仅仅是三皇五帝、国计民生、江山社稷,还有百川大河、虫鱼鸟兽,它思索与展现的不只是局限于社会国家层面的人,而是更倾向于宇宙层面的个体意义与价值。

正是其所怀之大,所思之奇才造就了他汪洋诡谲的恣肆行文,如《秋水》所示:“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若我是河伯,望见如此奔腾之景怕是也难掩激荡快意之感,但我若凭此以己为大,那就是见识不足导致的了,就如稚子未见野驹雄健定觉自己脚下木马威风凛凛风光无两一般,人对事物的定位是局限于已知已感的比较之中的,像那径流之“大”也是在与两涘渚崖的牛马对比之中产生的,所以当河伯见到大海时就像是刷新了自己认知的高度,自然会对自己的自傲感到羞愧。

我认为这里的羞愧是介于自己不知有物胜我而自以为是的羞愧,而不是自己不如别人的羞愧。就如北海所言:“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万物之大,你总能找到比自己更胜的,若是尽以此为羞,那岂不是万物都抬不起头来?

但朝菌、蟪蛄也有自己生存的意义与价值,所以我们要对自身有个理性的认识,人不会总停留在孩童的认识时期,大部分人都会在不断的涉世中发现比自己更优秀的人,但《秋水》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哪怕站在领域顶端的人都受用的,这就是它的价值,它让众多“河伯”们不必亲临浩海便知道了这个道理,而我们也不必像夏虫与曲士那般愚昧。

超越是没有尽头的,在历史上、群体里和个人中都是如此,但我们为什么要超越呢,如果将全貌的真理看作是完整的天空,我们又何尝不是坐井观天的青蛙,我们所有的努力和挣扎的意义是什么?就是为了将这井拓宽一点,使看得到的天更大一点。

《秋水》告诉我们的不仅是大小的相对哲学,还有自我认知的辩证理念,我们大可不必为自己坐于井中而感到羞愧,因为我们与那“井中蛙”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知道自己所处的地方是井,我们也没有因为自己坐在井里而自欺欺人,妄自尊大。放观古今,人类的任何一项发现与创造都像是一把具有开拓意义的斧,它们都或深或浅地在人类整体认知的“井”上凿下了一些印记,这就是它们的意义。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1820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