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道德经第六章贵柔守雌,母性的伟大

发布时间:2025/2/18 12:28:57   点击数: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http://www.pfzhiliao.com/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是道德经全文中常见的用比喻手法来阐释“道”的特征的手法。用“谷”象征“道”,说明“道”是虚幻却又实际存在的。“神”则形容“道”的变幻莫测。玄牝象征着深远却又看不到的生育万物的总根源,在这里形容“道”的繁衍能力。整章的含义,老子是想告诉我们,“道”的作用无穷尽,经久不衰,它孕育宇宙万物,生生生不息。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道”是宏大无边、变幻莫测、永远存在的。它跟西方信奉的神不同,上一章讲过,老子拒绝把“天地”人格化,前面也提到过,全篇道德经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玄”这个字也出现过多次,代表什么、微妙难测的含义。“牝”,此字始建于商代甲骨文。本义是雌性的牲畜动物,后引申为阴性的事物。这就很好理解了,这里用作比喻具有无限造物能力的“道”,“玄牝”就是“道”的母性,是孕育和生养天地万物的母体。

回归现实,这可以解释“传承”的意义。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自上古时期至今日,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一直指导着当下人的方方面面,人文精神、匠心、文化、意志、手艺等等,都是由一代一代的继承者、思想家、祖先传承到现在。任何有意义和价值的精神、含义、技法……在诞生之时,经过各个时期的思想家的整理和编纂,形成文字永流传。以道德经为例,韩非、庄子、王弼、魏源都对道德经极为推崇,并且在他们当时的年代学习其内涵,各自在各自的时代形成了独有的文化理论。直到今天,毫不夸张的说,现代人比传统人更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主动地赋予传统以新的生命力和存在形式,传统与变革永远是齐头并进的。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老子全书不断地强调:"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天地万物都是由“道”而生。既然“道”是宇宙万物的母体,那么作为本源,它是永恒的。换句话说,万物遵循的基本法则以及万物构成的基本单位是永远存在的。

把“道”比喻为“天下母”,某种意义上,老子是提倡阴柔为主导的思想的。我们都知道,古代是男权社会,女性的地位并不高。但老子贵柔守雌,坚持“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简单说,就是“以柔弱胜刚强”。在道德经全篇里,“负阴而抱阳”、“牝常以静胜牡”、“知其雄,守其雌”等这样贵柔崇阴的例子非常多。这在彼时杀伐的时代具有全局的、阴阳平衡的思想。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我们看到,“道”延绵不绝的存在着,他的能耐用之不尽。可它却又无迹可寻,但仍然无所不在的发挥着巨大作用。“道”先于天地而生,万古长青,孕育着自然万物,又如同圣裁者,决定着事物、人世的兴衰浮沉。

老子的思想,不仅对诸子百家都有影响,更成为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至今一直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道德经》的思想,是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的组成,也是中华文化贡献给全世界的智慧。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涵养后世,利益众生。

万物皆循道而自为自作,生生不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my/264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