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难能可贵的自知该如何做到看看庄子的

发布时间:2024/4/9 14:45:12   点击数:
自知之明,出自《老子》第三十三章,原文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认识别人的是“智”,了解自己的才算“明”。表达了老子“人应知人,更应该自知”的观点。那该如何做到自知之明呢?对此作为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的庄子给出了答案。自知之明就是说人要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能够将自己置于合适的位置上。为什么说有自知之明是难能可贵的事情呢?是因为我们会习惯性地看待和评判外在的人事物,而对于自身却很难有清晰的认识,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也常常将其归咎到外在的各种因素上,却很少会客观地剖析自己的原因,因为在人性中,我们给予自己“肯定”是很容易的事,而否定自己却是一件痛苦而且难以接受的事情。可问题是,如果我们不能常常自省以明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就难免会陷入主观臆测,这样就会在为人处事中容易做出片面甚至错误的判断。在《庄子》一书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在北方的宋国有一个人以贩卖帽子为生,他发现还没有人将帽子贩卖到南方的越国,认为如果自己到越国贩卖帽子岂不是一桩有利可图的好生意。于是,他就将帽子拿到越国贩卖,可谁想,到了越国他才发现,越国人不仅不蓄头发还满身刺着花纹,根本就用不到帽子。这个故事中贩卖帽子的主人公就是完全凭着自己的臆想在做事情,而这种脱离实际的臆想,正是因为他没能时刻自省而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除了这个小故事,庄子在《人间世》中还讲了颜回与他的老师孔子之间的一次对话,内容更为深刻:颜回来拜见他的老师孔子,说自己想到卫国去。孔子问他:“你去卫国做什么?”颜回答道:“我听说卫王正年轻,做事专断,处理政事很轻率,他看不到自己的过失,百姓在他的役使下死了很多人。老师曾说‘治理得好的国家就可以离开它,治理得不好的国家就要去那里帮助它’,所以我想去卫国帮助恢复元气。”孔子说:“恐怕你到那里就会被杀掉啊!如今你自己的道德修养还没有什么建树,哪还需要你去到暴君那里推行大道!如果卫王喜好贤能而讨厌恶人,哪还轮得到你去才会有所改变?明知卫王是个暴君,以你的能力去劝谏,要不然迫于卫王的威严而被迫依顺,要不然就是强行劝谏而引来杀身之祸。”在这个故事中,孔子认为颜回没能客观认清自己的能力,没有能力而又想强行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恐怕会引来杀身之祸,以此说明自知之明的重要性。接下来,庄子借孔子之口表达了如何才能做到自知之明。心斋,就是虚空无明的心境。这就是庄子提出的做到自知之明的方法,具体来讲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第一,保持内心的纯朴和清净。在庄子看来,即使处在追名逐利的环境中也要不为名利地位所动。因为我们过于追名逐利,就必然会为了眼前的得失而乏体劳神,也就不可能让自己时常处于自省之中,没有了对自身的客观评断,就难免会做出不恰当的选择。第二,做事要顺势而为、适可而止。什么是顺势而为?就是依照客观形势做事,不要想着走捷径,也不要时刻想着要达到的目标,因为过于执着在要达到的目标上,难免心生急躁之心,心生急躁自然会想着走捷径,而这样往往适得其反,切不可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情。适可而止,就是做事要能够掌握好分寸,拿捏好最佳的“度”,过犹不及。第三,将自己置于无可奈何的境域并“安之若命”。主动将自己置于无可奈何的境域,是因为庄子希望时刻提醒自己世事艰难,人活着本就有很多不得已的事情,无可奈何反而是人生的常态,我们要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既然世事艰难是现实,那我们就要学会安之若命,意思就是遇事要能把握自己的内心,不要被外在的悲哀和欢乐影响到,要安于处境、顺应自然。接受自身所处的境域,才能以平和淡然的心态对待人生。所以综上来看,庄子认为要想做到“自知之明”,根本性的是守住内心的纯朴和清净,不要被外在的名利所诱惑,也不要被一时的悲哀和欢乐所影响,这样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常省己身,而且要认识到世间本就有太多的无可奈何,要学会在逆境中安于处境,另外,做事时也要冷静分析、顺应形势,切莫被一时虚幻的利益所惑。不过在我看来,人要想有“自知之明”,除了庄子认为的以上三点,更重要的是要有自我深刻剖析的勇气。不自知就像自己有疾病却不知道,但要想“自知”就需要一个自我剖析的过程。有人说,自我剖析的过程比用真正的刀划开身体还要痛苦,因为我们怕看到自己的缺点,更怕别人看到自己的缺点,这是一种内心的自我保护,而正是这种自我保护的执念常常迫使我们放弃了对自我的清醒认识,以至于我们已经很难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也无法认清自己的位置,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时常在为人处事时会觉得力不从心或事倍功半的原因。所以,人要想自知,首先还是需要有“自知”的勇气!(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感谢大家观看我的原创文章,喜欢的朋友不妨点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my/256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