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名言 >> 庄子不曾看低世界,只是眼光太高
第一次接触庄子时,是在语文课本上,只觉得他写的文章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想象奇特,真是超凡脱俗。
再接触庄子时,发现此人淡泊名利,没有奋斗激情也不见生活热情,妥妥的佛系男青年一枚。
再后来,读过了一些庄子的故事,更加对庄子佩服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穿梭于各国宣传自己以求名利,庄子也是有名气的人物,可是却穷的揭不开锅,这是为什么?
什么工作都看不上
庄子,本名庄周(约公元前年-约公元前年),字子休,宋国蒙(今安徽亳州市蒙城)人。庄子“其学无所不窥”,是当时少有的高端人才,可迟迟不愿意工作。
庄子的好朋友惠子开创了名家学派,擅长逻辑和诡辩,论起文采来,和庄子不相上下。有一次惠子向庄子炫耀自己种出来的葫芦大而无用时,被庄子一句既然“葫芦大,为什么不乘着它去远行”给怼了回去。
那时我就知道庄子绝对不是死读书,而是境界高于普通人,普通的工作生活是配不上庄子了。
果然,庄子在地方上当漆园吏时,楚威王遣使携金,打算聘其为相,庄子便在谈笑中“喻牛辞相”,还留下了“漆园傲吏”的美名:
“祭祀时用的牛,要被关起来养好几年,送入太庙杀了祭天,这时想要自由,怎么可能有呢。我宁愿天天在泥巴堆里玩,也不要当官被束缚,不然身心劳累啊!”(《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当宰相不如玩泥巴,自己开心才重要。庄子就活一个“清静无为”,更不要提谄媚权贵这种事了。
莫非你是舔...
庄子有个邻居叫曹商,后来当了使臣被派去秦国,回来的时候得了秦王的赏赐,路过庄子门前,特意来向庄子炫耀得了一百辆马车。
曹商:“哎呀哈哈哈,好久不见,编草鞋什么的我不会,可是出去跟秦王说说说话我倒是很擅长,哈哈哈哈哈”
想听到恭维的曹商却看到了庄子脸上狡黠的笑容:“我没去过秦国,可也听说过秦王的事。秦王的屁股上长了一个大痔疮,能为秦王舔痔疮的,则赏赐五辆车。现在你居然一下子就得了一百辆车,莫非你是舔了...??”
曹商脸都绿了,还未反驳,庄子就摆着手转身要走了:“别别别,别说!别恶心我,你还是快走吧!”
曹商舐痔,是庄子对曹商谄媚权贵的一种批判,宰相都看不上的人,能在乎一百辆车吗?不过确实没想到,文坛大家庄子,也喜欢这么重口味一下。
主场在天地之间
庄子不卖弄学识,也不想借此来换取名利富贵,并非是装作清高,看不上世间的东西。其实相反,庄子比我们更热爱这个人间。
庄子年老病重,学生们商量等老师死后厚葬,庄子极开心:“好啊,厚葬!我不适合放棺材里!我要躺在荒地里,要让天地当棺椁,日月星辰当陪葬,厚葬厚葬!”(《庄子·杂篇·列御寇》)
当学生们担心庄子的尸体被乌鸦吃掉时,庄子表现出了对世间万物的热爱:
“你把我埋了是给蚂蚁吃,给蚂蚁吃却不给乌鸦吃,你这不是偏心吗?”
在庄子眼中,这世间万物都是珍宝,活着的时候“天地与我并生”,死后“万物与我为一”,这本身就是一件很美的事情。
几千年来,入棺厚葬,亲人们好歹有可以寄托哀思的地方。可在庄子看来,死后的“华丽排场”都是“虚”的。人不过从无到有,从气到形这样一个生命的有序过程,而死亡则是这种演化的回归。
最终庄子富有诗意的悠然而去,融入了他最热爱的天地之间,一个全新的死亡哲学惊骇上场:埋于天地,并非我陪天地,而是天地陪我,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站在生死之外
自己的生死都是件欣喜的事情了,亲人们的生死就更不必说了。妻子去世了,庄子不但不悲伤,反而做了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鼓盆而歌。(《庄子·至乐》)
好友惠子斥责他,他却微笑着解释:“她刚去世的时候,我也非常伤心,可是冷静一想,她的生命变化从气息变成形体、产生生命直到死亡,就像一年四季交替变化的规律一样。现在她安静的卧寝于天地之间,我在这里嗷嗷的大哭,不就是不懂自然的道理了吗?”
庄子摆脱了鬼神对于生死摆布的看法,把生死视为一种自然的变化,这种想法在那个时代甚至是现在,都是非常超前的。
面临生死之事时,我们都是站在生命之中,为生而喜,为死而悲,只有庄子,站在生命之外,用更高更远的眼光,看到了死后归于天地,而天地又能生万物的欣喜。
脑洞里的另一个世界
庄子不仅是热爱这番田地,更是通过这番天地看到了地球,宇宙。在没人知道天地有多大时,庄子已经打开脑洞创造自己的小天地了。
《庄子》中记载,从前有一只蜗牛,只有芝麻那么点大,触觉上却别有乾坤。左角上有个国家,叫触氏,右角上有个国家,叫蛮氏,这两个国家都想霸占对方的领土,发生了大规模火拼,结果伏尸百万,战胜方追逐失败方,花了整整半个月才回国!
君主以为自己干着统一天下的雄伟霸业,其实争的那点地盘,用庄子的眼光来看,只不过像黏糊糊的蜗牛角而已。
我们总以为自己很伟大,但是庄子知道,整个地球才是有生命、有性格、有活力的东西,人类就像是庄子所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我们渺小,所以更应该“善生善死”,欣喜的活着,愉快的死去,顺从本心,得不到的便忘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天天你争我夺,打来打去,错过了多少树下乘凉的美好时光。
不曾看低世界,只是眼光太高。对于庄子来说,自己并非不屑,而是在他的心中,这个世界已经给他提供了很多奇思妙想的素材。而自己只是与别人视角不同,愿意乘万物游心游心而已。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顺其本心,往来天地,庄子,江湖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