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名言 >> 什么是哲学,人类古文明为什么消失一
对于中国人,我们的认知里,哲学是从西方开始的,是来自于西方文化的科学思想。中国古代没有哲学,这估计是很多中国人的认知。事实上,在国际学术界学者们的认知里,中国的儒家和道家就是哲学思想,老子和孔子就是哲学思想家,是影响整个中华文化的思想大成者。
很有趣的是,当我们中国人把老庄孔孟之学批判成封建迷信思想时,国际顶尖学者却在深度钻研古中国文化,当我们的科学家在认真钻研西方哲学大家们的著作时,国际上最优秀的学者却在认真解读老子孔子的哲学思想。当我们中国人在骂自己老祖宗没有社会经济管理学,没有军事学,没有辩证逻辑学,没有物理几何光学时,国外不少学者,却在老子孔子的思想里找到了自然哲学思想,在墨子韩非子孙子的著作里,找到了经济,军事,教育,物理,几何,光学,辩证逻辑学的理论学说。
对于中国人,哲学这个名词来自于西方,而在我们的本土文化名词里,只有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思想。所以,当西方学者用他们的哲学思维来读我们的古圣贤思想时,自然会分化出各种各样的哲学思想。当西方学者用他们的哲学思维去理解释迦牟尼的佛学思想时,也是惊讶不已,因为佛陀也是像老子孔子一样伟大的思想家,都是哲学思想,是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集在成者,他们都是像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样伟大的思想家。
所以,中国人读中国人的文化,自然是读不出哲学的味道来,只有老庄之道,孔孟儒学,韩非墨子荀子鬼谷子等等先秦的诸子百家思想,宋明的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而当西方人用他们的文化视角来理解我们的文化时,自然会把我们的文化理解成各种各样的科学思想,于是西方哲学里有什么,我们中华文化里就有什么,一个都不少,甚至可能在思想境界上,更为博大兼容。
赵敦华著的《西方哲学简史》,开篇说:人类最初的文化形态是宗教和神话,哲学脱胎于宗教和神话的世界观。世界各民族都有宗教和神话,但不是每一个民族都有哲学。在诸多古文明中,只有中国,印度和希腊产生一般意义上的哲学。
从西方的文化视角上,哲学出现之前,人类的文化形态表现于宗教与神话。
中国远古时代神话故事,有盘古开天,夸父追日,伏羲画卦,女娲补天造人,后羿射日,西母娘娘等等。但据现代史学家考证,远古时代的神话人物,都是当时部落的杰出领袖人物,对当时的部落有大功大德的人物。对于中国宗教的历史,佛教于西汉传入中国并逐渐发扬光大,道教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基督教于唐代传入中国,伊斯兰教于唐代传入中国。而中国哲学思想萌芽的时间,从伏羲氏时代的八卦图,炎黄帝的中医道学思想,商朝伊尹,周朝姜公武王文王,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从历史时间上,中国哲学思想的萌芽,与神话宗教文化毫无关联,甚至在远古时代,哲学思想与神话人物同时代。
所以,古中国哲学思想,还是来自于大自然的启发,来自于远古时代部落文化,来自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进程。说简单一些,哲学思想来自于人类对大自然的观察,思考和认识,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并总结出来的知识。正因如此,中国古哲学,始于朴素的唯物主义。
我们又来聊聊西方哲学。西方哲学文明,始于古希腊文明(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在中国正好是春秋战国(公元前年-公元前年)诸子百家文化鼎盛时期。
中国古哲学重于实践,古希腊哲学重于思辨。
从社会实践走出来的东方哲学思想,注定是“无神论”思想,是经验主义思想,是教条主义思想,所以,中国人的模仿能力很强大,甚至是到了出神入化,技高一筹的境界。不过根深蒂固的经验主义思维模式,也导致中国人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所缺失。
从思辨问答式走出来的西方哲学思想,出现了各种学派假设性的学说:水本原说、无定说、气本原说、火本原说、逻各斯学说、生成辩证法、灵魂观、数本原说、理神论、根说、种子说、原子论……。西方哲学学说形成的过程,基本就是,先提出假设,并经过大量论文式思辩再进入实验性阶段,证定“假设学说”的存在与否,最后得出临床试验的科学结论,才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强大的辩证思维模式,锻造了西方人天马行空般想象力,还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最终造就了人类最强大的科学精神,成功引领一场改变人类文明的工业科学革命,并在工业科学革命崛起后,紧接着又以一场信息化科学革命引领人类文明。
西方哲学的鼻祖是苏格拉底,他有一个学生叫柏拉图,而柏拉图又有一个学生,叫亚里士多德。这三个西方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被称为希腊三贤,他们生活在古希腊文明的时代,是当时的达官贵族,社会资产阶级者,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是当时奴隶制社会的剥削阶级者。
古希腊文明,与波斯帝国同时期,是个复合型文明地区,糅合了爱琴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可谓是融合了当时人类最优秀文明。当时的雅典城邦是欧洲贸易中心,是欧洲文化中心。正是在这样一个无比优越的时代文化之下,孕育了一群欧洲文明史里最优秀最杰出的哲学思想家。
当时的古希腊,正处于奴隶制的封建主义社会,作为社会贵族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们,研究学问当然是从书本从图书馆开始,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开始,从大量假设性思辨大讨论开始。像数学公式那样各种推理演算排除法开始。
在同时期的印度释迦牟尼,放弃贵族生活,拜师做苦行僧,菩提树下禅悟生命的奥秘,大彻大悟后,周游列国讲道,教化普罗大众。同时期的一群中国哲学家们,大多数是平民,或是没落的贵族后代,处于一个政治动乱,战事不断的特殊时代。一群有为社会青年,怀抱和平天下的家国情怀,纷纷习阴阳五行周礼风雅等学问,思考与探讨救民救国治国之道,形成了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权谋术等多学派政治思想。
古希腊雅典城邦,一群贵族青年,不愁吃穿,不懂人间疾苦,因为时间太悠闲,所以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讨论各种“我是谁,来自于哪里,为什么活着”的哲学命题。自始至终,这群贵族青年,思考人生哲理的动机,并不是建立在对当时封建殖民地社会同情和反思的动机上,从主观意识上,他们乐于享受贵族阶层的特权,在潜意识里,他们的灵魂深处里,始终保留着俯视众生的优越感。我们应该相信,这些古希腊雅典城的哲学家,刻印在他们骨子里贵族特权意识,正是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存法则,人们的潜意识里,有仰视和俯视两种文化价值观,而从来没有平视这个文化价值观。处于被剥削阶层的平民或奴隶,一直仰视贵族权贵阶级;而剥削阶层的贵族阶段,一直俯视平民奴隶阶层。那几乎是一种无法调和的社会阶层矛盾,从文化价值观上,就一直无法平衡相互融合渗透的阶层意识。
恰恰相反,印度的佛陀,中国的热血青年,因为看遍人间疾苦,触动怜悯之心,抱着救世的情怀,走在一条以知识救国救民道路上,走在一条以思想觉悟启蒙普罗大众的道路上。从潜意识里,印度的佛陀,中国的热血青年,他们从灵魂深处,平视这个世界,平视这个社会的所有人。
正因为如此,两千多年后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旧保留着这种从灵魂深处俯视世界的贵族特权思想。所以,西方贵族阶层,为着巩固自己俯视世界的优越感,他们发动起世界性战争,发动起一场全球性的工业革命,以掌控人类科学核心技术作为资本,掌控人类最高科技军事武器作为资本,剥削世界人民的劳动力价值,站在全球资本利益的顶端。
我不是在批判或是谴责西方人的主流文化价值观,毕竟是来自于民族底线思维的文化基因,根深蒂固的丛林法则思想,已经存在几千年的底线思维,早已经渗透于他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渗透于他们的意识形态里。
当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们,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们,带着这样一种底线思维,去思考“我是谁,人类来自于哪里,世界有没有尽头”等等这些哲学命题时,他们的内在动机,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知识欲望,并通过比高人一等的知识资源,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并以服务于社会和人类的理由,打出自由,民主,博爱,道德的旗号,通过政治和教育手段,普及他们的哲学科学思想。当然在主观意识上,他们无法意识到自己潜意识里的“控制欲”底线思维。反而以为自己发现了世界的本原,探索到宇宙的真理,并且觉得自己应该把这些真理传播给人类,所以,古希腊哲学家们,写了很多哲学著作,给自然,时间,空间,灵魂,国家,社会,城市,科学等等作了“解读”。不得不说,这些“解读”是附加了他们自己的主观意识形态,可能是符合自然属性的,也可能是违反自然属性的。所以,地心说被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亚里士多德也一直走在否定自己科学理论的探索真理之路上。心理学大家弗洛伊德在晚年也否定过自己的学术思想,荣格先生也是在晚年否定过自己的学术思想。
然而,中国古哲学思想却走在一条从未被成功否定的道路上,无论是老庄之道,还是孔孟儒学,越是被批判,越是被反对,越是彰显他们的神圣形象。“老子天下第一”已经成为不少中国人的口头禅,说起孔老二,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是孔子。中国人的历史不仅仅是记录在文字里,也刻印在中国人的日常口语谚语里,比如: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大禹治水,赤壁之战,大意失荆州,孔融让梨,愚公移山,凿壁偷光,庄周梦蝶,乌鸦喝水,茶余饭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等,许多日常化口语,民间谚语,都是人文历史,都是生活哲学,都是生存智慧。所以,中国人的历史,生活哲理和生存智慧,早已渗透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语言,文字,历史,哲学都是“”多元一体化”的连体婴关系。哪怕是民间玩个纸牌,玩个象棋,搓个麻将,你都能从其中禅悟到不少生活哲理来。
一个国家民族,当他的每一个语言,每一个文字,每一个思想,都是从历史,自然和社会实践中走出来,你无法不承认她的神奇和伟大。恰好,中华文化符合这样的一个特征。所以,中国古圣贤的哲学思想,比如《易经》,《道德经》,巜孝经》,《论语》,《庄子》这些古哲学思想,我们现代中国人,就是举出一万个理由,批评反驳他们的思想,最后不过是让他们的历史形象,重新站起来而已。
由此可见,中华文明在文化属性上,哪怕是从西方文化的视角下,都是符合自然哲学的文化属性,属于形而上学,属于唯物主义论。归根到底,中华文明史,本就是一部自然哲学史,是一部从自然走出来,从社会实践中走出来的哲学巨著。
我们的话题又回到古希腊文明时代,回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上。他们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是我们无法否认的,即使如此,在这些伟大哲学家身上,依然无法摆脱古希腊文明的时代文化,留在他们的灵魂深处的底线思维:丛林法则思想。
古希腊文明可追溯到的文化源头,是地中海土生土长的爱琴文明,在当时是一个高级文明地区,分多个城邦文明区,有成熟的青铜陶瓷技术,有成熟的壁画浮雕艺术,有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艺术,有漂亮的宫殿,有成熟的商业贸易文明,是当时另外几个河域文明有商贸往来,有线形文字,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富裕的文明。据现代史学家考证,爱琴文明的消失,与古希腊人的祖先有关系。古希腊人的先祖,来自于一个游牧部落,自称赫愣人。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描述他们的祖先,”他们非常粗野,过着和猪一样的生活,常常把敌人的尸体拿去喂狗,毫不尊重其他民族的权利,并且大肆屠杀希腊半岛上的土著人,掠夺其他农庄和牲畜,迫使他们的妻女为奴隶。”
古希腊人祖先占领爱琴海领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先在爱琴海附近以游牧为生,却虎视耽耽爱琴海人的高级文明,最近忍不住拜访高傲富裕的爱琴海人,和他们成为了朋友,学习他们所有技术,模仿他们的文明,后来翻脸不认人,把爱琴海人驱赶到小岛上,在公元前15世纪,古希腊人的祖先占领了克诺索斯,将其夷为平地,成为爱琴海的主人,又经过一千年的发展后,古希腊人成为整个希腊岛屿,爱琴海和小亚细亚沿岸地区的真正主人,在公元前11世纪,特洛伊,这个最古老文明的贸易中心,终于灰飞烟灭,欧洲的历史(古希腊文明)正式开启。
由此可知,古希腊人祖先的文化元素,从野蛮的游牧部落开始,一个过了上千年动荡不安的,并且必须依靠杀戳草原动物来生存的部落。我们应该相信,上千年的游牧杀戮生活,一定给这支游牧部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记忆。这上千年动荡不安的游牧生活,伴随着很多掠夺杀戳的行为,早已注塑下这支游牧部落某些根深蒂固的文化基因,杀戳掠夺这些行为,对于这个部落,早已是一种必要的生存手段,在他们的记忆库和认知里,甚至是生理机能上,杀戳和掠夺是部落生存的强大支撑力,是来自于生理机能上的驱动。
当人类某个躯体机械性行动,在重复数以亿次之后,这个行为过程会自动汇入人类的记忆库里,归纳为人类思想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无意识性的生理机能行为。从文化形态上,会成为人类世代相传的文化基因,成为人类某个生理机能的内在驱动力。一个部落,几百年或是上千年的游牧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杀戮掠夺侵略行为,早已经渗透在他们这个部落世世代代的文化基因里,汇入他们部落文化的记忆库里。所以,长期的游牧生活,会形成某些特定的性格心理和行为习惯;长期的海洋渔猎生活,会形成某些特定的性格心理和行为习惯;长期的农耕文明,会形成某些特定的性格心理和行为习惯。这就如中国人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古希腊人祖先,经历过上千年的游牧生活后,他们身上肯定已经形成了某些性格心理行为上特征,并且潜化成他们部落的文化基因。
古希腊人的先辈们,在经历千年游牧生活后,杀戳掠夺早已成为他们生理机能的一部分,并且代代相传给自己的子孙,哪怕是后来披上了文明的外衣,披上了道德和博爱的外衣,但灵魂深处,仍然保存着杀戳掠夺的生理记忆和驱动力。所以,行为上被抑制住的生理机能,会转换成意识形态上的“杀戳掠夺侵略”,其实就是精神控制欲。古希腊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虽然生活在一个文明的时代,拥有了高贵的社会身份,是这个国家城市的知识精英。但古希腊祖先的“杀戮掠夺侵略”文化基因,依旧隐藏在他们的灵魂深处,在他们的潜意识里。
关于潜意识,荣格的三句名言:
1,潜意识如果没有进入意识,就会引导你的人生而成为你的命运。
2,人的任务,就是意识到从潜意识中努力向上涌出的内容。
3,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所以,古希腊哲学家,他们的内在灵魂里,“杀戮掠夺侵略”的生理机能,从来没有消失过,但他们已经是这个国家的贵族阶层,这个国家城市里的财富者,是农民和奴隶的主人,所以,他们无须在财富和社会身份上突破任何人。于是他们闲暇之时,思考各种各样的“我是谁,来自于哪里,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哲学命题。内心充满对自然宇宙的好奇心,还有强大的征服欲望。也就是说,他们古希腊人潜意识里的“杀戮掠夺侵略”本性,转移到求知欲上,转移到研究自然宇宙上,转移到通过创造更高级的知识或文明,作为管理与掌控这个国家地市,甚至是扩大到管理与掌控人类。作为古希腊雅典城邦里,不愁吃喝不懂人间疾苦的贵族们,他们如此兴致勃勃地讨论各种哲学命题,其内在行为动机,当然不是建立在解放奴隶思想的问题,因为他们贵族的美好生活正好是建立在对农民可奴隶剥削的基础上。
佛陀研究生命哲学,是从脱离物质欲望开始,从丢弃贵族身份开始,从亲身经历苦难开始;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研究学问,是建立在救国救民上,建立在家国情怀之上,建立在和统天下的博爱胸襟上。恰好,古希腊哲学家们,他们乐于享受贵族生活,对农民或奴隶的苦难从来视而不见,默认封建主义社会制度的合理性,对自然宇宙的探索,更多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求知欲,满足自我潜意识里的“征服”欲。
历史的车轮行走于时光的轨道上,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的佛学思想以其独特的宗教文化魅力,走向东南亚大大小小的国家,最后又在古印度没落,却在中国日本泰国老挝缅甸等这东南亚国家发扬光大。佛学文化属性上,既然是哲学,那就应该是无神论思想。释迦牟尼为印度的种姓:佛陀,印度语意本为大彻大悟的意思,与神无中国佛教六祖慧能有一首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华严经》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明心见性,自心是佛。释迦牟尼名言:“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些什么。”、“恨不止恨,唯爱止之”、“法不孤起,仗缘而起“。唯心所识,唯识所变——《楞严经》。空不离色,色不离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般若经》。不能不说,以上这些佛学思想,都是与神学无关,从哲学思想派别上,我们可以把佛学思想分类为唯心主义论。
鸟巣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已经有学者从哲学上解读佛学,有几个主要哲学思想:1,诸法无常观;2,因果论;3,缘起论。《般若经》中说,“不管佛陀出世与否,万物法性不变。”由此可见,佛学思想又是唯物主义论。不管是唯心论还是唯物论,佛学思想一定是无神论思想。当然,我本人喜欢把佛学思想理解为生命哲学的集大成者。这个“生命”是万事万物的生命状态,并非指狭义上的人类生命。理解得通俗一些,就是万事万物之间,皆有其独特的自然属性,彼此之间又存在着关联,这一整个过程,状态,或是关系,即为佛学思想。既然有着自然属性,那佛学思想,从哲学分类上,应该是唯物主义。当然,无神论思想从文化属性上,其实就是唯物主义哲学。不仅如此,整个佛学思想体系,其中的辩证逻辑关系无处不在,字里行间,都有很强的逻辑性。
在前面,我们已经聊过不少中国古哲学思想,也已经把中国古哲学定义为,从大自然中,从社会实践中走出来自然哲学,从文化属性上,自然是唯物主义哲学观。在前面,我们又聊过,古希腊哲学思想,具有很强大的主观性想象,还有强大的思辨逻辑关系,是必须从各种假设开始,接着一系列的想象,推理,思辨,实验室,临床实验,最后应用于实际。完成一个哲学命题,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是先从意识形态上的想象和假设开始,通过各种逻辑推理,完全逻辑关系上的哲学伪命题,下一个过程就是大量的实验室操作,各种证实“伪命题”的科学性,最后变成真命题。应该说,古希腊哲学是一个很严肃又很有意思的事情,它不像中国古哲学那样,直接来自于大自然实践中,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中,直接从实践经验中得出结论,又从结论中走向下一个实践,而是先从强大的思辨开始,从符合逻辑关系的主观意识开始,以逻辑关系的伪命题开始,走向实践中,并在实践中检验科学或真理。正如那句:实践是检验社会真理的标准。无疑,这句话体现的正是西方思想的科学实践精神。
所以,中国古哲学思想,从经验主义走出来的实践科学,都具有自然属性,是唯物主义思想。什么是自然属性,科学定义是,自然属性是自然科学中自然界,生物界方面的事物本质的面貌,规律,现象,对大脑的反应和认识。这句话,从哲学思想上,可分类为唯心主义论。因为它是人类大脑的反应和认识为参考标准,而人类大脑的反应和认识,在整个大自然里,在整个宇宙运动中非常渺小的一部分。无论是大自然,还是宇宙运动里,事物的自然属性是不以人的意识或人类活动而改变。比如,九大行星的运行规律不以人类的意志和社会活动而改变,反而是人类的社会活动和意志,必须遵循九大行星运动规律,必须遵循宇宙运动中的时间和空间规律。人类的生理规律,也是必须与大自然的时间规律同频率。
自然属性是什么,对于太阳运动,东升西落就是太阳运动的自然属性。对于月亮,月相变化规律,就是她的自然属性。时间的周期规律,反映的正是太阳月亮地球,还有各大行星运动的变化规律。时间无色无形,看不见摸不着,可人类社会活动和生存又必须依赖于时间变化规律,所以人类只能通过观察和发现太阳月亮地球行星的运动变化规律,最后总结出一套符合人类生存活动规律的时间算法系统:时,日,月,年,世纪。并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时间变化规律,是人类生存所必需品,所以,人类的第一个科学一定是天文地理,一定是从大自然万物生长规律开始,必须从自然科学开始。而中国的中医和饮食文化,正是建立在这样的一个万物生长规律的辩证逻辑关系上。也可以说,中国的传统中医和饮食文化,其实就是从大自然中走出来,从社会实践中走出来,又可以说,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其实也是中医的一个分支。因为中国人的传统饮食文化,带有很很强大的中医养生理念。
不仅如此,人类的语言系统也是从大自然万物生长规律发展而来,人类最原始的思想和意识,一定与大自然事物相关,和太阳月亮星星地球的运动变化相关,与肉眼所见的动植物生长规律相关。所以,人类文明最原始的艺术风格,一定是以自然元素,一定是从通过表达大自然开始,一定是从赞美大自然开始。人类的文字进化史,也一定是从自然元素开始,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中国在甲骨文,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已经证实了这一点。不过,在文字被人类发明并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之前,类似壁画,浮雕,绘画,刺绣等艺术已经处于一个高级文明的状态。因为在文字未被发明并广泛应用之前,人类需要通过这些艺术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现代人类考古学上,从人类古文明遗迹里所发现的文化形态,已经证实了这点。
什么是自然属性?其实宇宙万物的生长,包括人类的意识思想,都是带着一些自然属性,这些自然属性,是不以人类主观意志力而改变的。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和思想情感,都是需要遵循一些固定不变的自然属性。比如,我们人类社会从未可以逃离时间属性而独立存在,人类的意识和情感从未超越大自然万物生长的规律。
无论是西方哲学,还是中国古哲学,还是佛陀的生命哲学,他们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元素,那就是辩证逻辑关系。应该说,人类哲学或是科学,都必须依赖辩证逻辑关系而把不同自然属性的事物串联在一起。数学的加减乘除法,都是依赖辩证逻辑关系,建立起各种对等关系的数理规律。化学生物物理这些学科也是一样,无论是想对论,还是能量守恒定律,还是食物链,都是建立在强大的辩证逻辑关系上。哪怕是人类的语言系统,也是建立在一个强大的辩证逻辑关系上。
所以,大自然万物的生长规律,宇宙运动的规律,都是建立在一个辩证逻辑关系上。万事万物之间的发展和变化,都是依赖辩证逻辑关系而关联在一起。由此可见,人类发展历程也应该符合辩证逻辑关系,或者是由无数个辩证逻辑关系,把无数个事物的自然属性关联到一起,形成一个个特殊的历史周期。那么,人类三在古文明的消失,并非偶然,一定是有着某些符合自然属性的历史原因。
古埃及,古印度,美索不达米亚,这三大人类文明,都是像中华文明一样,土生土长起来的文明,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到远古时代,到中古时代,公元纪年文明,然后沉落于历史的潮流中,成为古希腊文明的巨人肩膀,成为西方文明崛起的文化基石,成为新时代人类文明的伟大奠基者。三大古文明不在历史大潮中消失和沉落,古希腊文明未必就能成功崛起,毕竟古希腊文明是踩在三大古文明的肩膀上发光发热,最后造福全人类,从政治意义上而言,古希腊文明的崛起,西方文明的崛起,西方工业革命的崛起,成为了西方政治文化的剥削资本,成为西方不断扩张殖民文化的资本和手段,成为西方政治文化的尚方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