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名言 >> 素书吉凶福祸背后的逻辑,读完张知识
古语有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大意是说,福与祸并非一成不变,而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结果。
但是,就普通人而言,福就是福,祸就是祸,很少有人可以看出福中有祸,或者祸中有福,更看不出福祸的背后逻辑,除非你是圣人——所谓圣人,事实上,在中国文化史上虽然非常重要,但并不多见,更何况学派不同,圣人的标准亦会不一样。
如儒家的圣人,讲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像孔子、王阳明、曾国藩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被儒家称为圣人;又如道家,讲究的是悟道、自在与逍遥,像老子与庄子这样的人,才有可能被称之为圣人。
张良拜师图言外之意,在古人看来,唯有圣人,才有可能看出福祸背后的逻辑。
那么,世间之祸福,其背到底有什么逻辑呢?
其实祸福背后的逻辑,我个人更倾向于《素书》中的说法,即:
“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
在这段话中,作者讲人的所作所为,若是契合于“道”,那就会得到“吉”之结果,否则,若是行事不契合于“道”,往往就会导致“凶”的出现。
进一步的说,吉祥的人,自然会有各种样的福气——百福所归;反之,不吉祥的人,自然会经受各种各样的恶运与灾祸——百祸所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