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名言 >> 届高考语文专项训练名篇名句默写
届高考语文专项训练:名篇名句默写(综合训练一)
一、复合题(共8小题;共48分)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渲染了紧张肃杀的氛围,刻画出了战地的悲壮场面。
(3).韩愈在《师说》中提出了“,”的观点,这与《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所表达的看法是一致的。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2).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几句化用典故,表达了自己愿驰骋疆场、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3).站在岳阳楼上,可以清清楚楚看到湖中帆船来往,听到渔歌互答,可以扬声与舟中人说话;同时又可远看“,”“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湖水,远近咸宜,皆可悦目。
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望岳》中用“,”两句诗来反映自己不畏艰险、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
(2).《诗经·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年华逝去的诗句是:“,。”
(3).《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用心躁也。”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不因外界的评价更加奋勉或沮丧,是因为他“,”。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用“,”这两句十分具有画面感的细节描写,暗示了琵琶女的人生将从欢乐到落魄。
(3).《送东阳马生序》中,“,”两句写出了作者并不羡慕身着华服的同窗,对自己生活的清贫淡然处之的态度。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2).《爱莲说》中作者借莲花对君子大加赞美,用“”来赞美君子美德远播,用“”来赞美君子可敬而不可侮慢。
(3).《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时“苦中有乐”的句子是:“,。”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因为“进”而不能,且还要遭受责骂,所以只能“”,他除了采摘荷叶作为上衣,还“”。
(2).苏轼《赤壁赋》中“客”说自己的愿望是能够和仙人一起遨游以及“”,但他知道这样的机会不能经常得到,故而“”。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和“”两个句子通过对动物的描写出了洞庭湖春日的生机与活力。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观刈麦》中通过展示农人矛盾心理揭示其生活困苦的两句是:“,。”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锦瑟》中“,”两句写出了诗人追怀理想与幻灭、相聚与分离的哀怨之情。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抒发理想幻灭、人生失意的两句是:“,。”借酒抒情,思接古今。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醉翁亭记》中用“,”两句生动写出了“山间之四时”中秋天和冬天的情景。
(2).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对于从师的错误认识:“,。”这种认识受到了魏晋六朝门阀制度观念的影响。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忧愤之作,其中“,”两句,抒发了对沦陷区的百姓安于异族统治的感慨,最为沉痛。
答案第一部分
1?(1)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2)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3)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1)
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3)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1)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3)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5?(1)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
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1)
退将复修吾初服,集芙蓉以为裳
(2)
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
(3)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7?(1)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8?(1)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2)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