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风言意外曾购庄子回家转

发布时间:2022/5/9 14:41:07   点击数:
北京荨麻疹十佳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350.html

我买的《庄子(下略《庄》)》差不多有三本以上,印象深刻的是20多年前一个人外出,事毕,闲来无事,旅馆临近有书店,正吾合意,便信步;这是个小镇,所谓的书店,都会知道是啥状况,于不经意看到了庄子,我此时对他老人家知之甚少,只是感觉这个书籍起码是能够久存、并且能够装点门面的,所以购当天旅店倚床翻看,囫囵慰眼而已。归家后,便束之高阁了。

在复旦大学听课,我还是很认真的??(吹牛的)

近来翻看到《庄》,很荣幸,我这个版本还是三个最佳版本之一。(另外的两本是:郭象(西晋人)、现代台湾的陈鼓应。网评皆佳。),翻读方知,其对我们的日常影响可谓巨大,然我却是被自己的浅陋而蔽蒙;深深感到混至今日,我最大成就仅剩下有两个方面的严重不足:这也不足、那也不足。只能计几原谅计几啦。

在我们的成语典故中大多数来自《庄子》:沉鱼落雁、初生之犊、大而无当、大同小异、汪洋自恣、盗亦有道、安常处顺、弹空说嘴、腹载五车、恬淡无为、吐故纳新、饰智矜愚、超轶绝尘、姑妄听之。。。。运用其典故的成语总已经近千。

庄子、庄周、庄子休,为东周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先秦七子之一(先秦七子指的是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七个思想家,他们分别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这七个人都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与老子并称“老庄”。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半个老乡),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

其《盗跖》篇与盗跖对话十分精彩,亦录于后。

《庄子/杂篇/盗跖第二十九》白话文:无痕白话文翻译:孔子与柳下季是好朋友,而柳下季的弟弟名叫盗跖。盗跖率领着九千徒卒,横行天下,侵暴诸侯。他们攻破大户人家的府库,抢走财物,赶走牛马,带走奴婢。盗跖一味地抢夺钱财,一点也不顾及父母兄弟,甚至不祭祖先,将仁义礼智丢在脑后。一听说盗跖的队伍过来,大国赶紧关上城门,派兵把守,小国告急于邻邦,请求保护,人们都很害怕他。   于是,孔子对柳下季说:"为人父者,必能教育其子,为人兄者,必能教育其弟,养不教,父兄之过啊!如果父兄无法教育子弟,还谈什么父子兄弟之义呢?柳下季先生,你是当今天下有名望的仁义之士,而令弟却当了强盗,成天下公害。你无法教育自己的弟弟,我真替你羞耻。看在朋友的份上,我替你跑一趟,凭着我的三寸不烂之舌,管保他回心转意。" (孔老师吹大发了) 柳下季说:"你虽然说为父兄者必能教育其子弟,但如子弟硬是听不进父兄的教育,又有什么办法呢?先生虽辩才无碍,恐也无可奈何。况跖这样的人,他的心态就象涌泉之必出,飘风之必动,难以压制。他身强力壮,善于打仗,口若悬河,善于辩论。顺其心则喜,逆其心则怒。他不高兴就会出言伤人,你还是别去了吧!"孔子不听柳下季的劝告,让长于德性的弟子颜回驾车,让长于言辩的弟子子贡陪同,去游说盗跖。   

孔子来到太山之北的盗跖的军营,看见盗跖的徒卒们正在用人肝当中午饭吃。孔子下车对负责传达的士兵说:"我是鲁国的孔丘,久闻跖将军有很高的品德,特来拜见。"   传达兵将原话告诉了盗跖,盗跖听了大怒,双目圆睁,犹如明星,毛发竖立,顶起头冠,说:"这不就是那巧言令色,欺世盗名的鲁国人孔丘吗?告诉他:你作言造语,虚构出周文王周武王这样所谓的贤君来欺骗世人。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多辞谬说,周游列国,迷惑天下的读书人。谎称孝悌,假言仁义,而徼幸能封为王侯,捞取富贵。象你这样罪大恶极的人,早就应该处以极刑!赶快离开这儿,不然的话,我将把你的肝脏摆在我的饭桌上!" 传达兵出来将盗跖的话告诉孔子。孔子又说:"我与柳下季是好朋友,希望叩见将军尊容。"传达兵又进去了,一会儿出来说:"进来吧。"孔子急忙进到盗跖的住所,小心翼翼地叩头拜见。拜毕,孔子始起头,看见盗跖愤怒地坐在地上,两腿伸前,按剑瞋目,声如乳虎,说:"孔丘!过来!你所说的顺吾意则生,逆吾意则死!"   孔子说:"我听说,凡天下之人有三德。身材高大,相貌美好,少长贵贱,见而悦之,为上德;知通天地,辩雕万物,为中德;勇悍果敢,聚众率兵,为下德。人若具备三德之一,就可以南面称王。现在将军兼此三德,尤其是将军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而名为盗跖,我为将军感到羞耻。将军如能听我的话,去掉盗之名,实行仁义,我情愿南使吴越,北使齐鲁,东使宋卫,西使晋楚,让各国给您修建方圆数百里的大城,分给您数十万户之邑,尊将军为诸侯。然后各诸侯国罢兵休卒,供祭祖先。这样,将军就可以成为圣人。"   盗跖一听,大怒道:"孔丘,你过来,那些可以用利禄来规劝,可以用言辩来谏说的人,都是愚陋之徒,我柳下跖可不是那样的人。我身材高大,相貌美好,人见而悦,是父母所生,即使你孔丘不说,我自己也明白。而且我听说过:喜欢当面奉承人的人,也喜欢在背后诋毁人。今天你用大城众民来规劝我,不是将我做为愚陋之徒吗?大城众民难道能长久保持吗?城之大者,莫过于天下。尧舜都曾经富有天下,而他们的子孙却无置锥之地。商汤周武立为天子而后代绝灭。这难道不是因为他们所占有的权势与利禄太大,而招来了别人的争夺吗?   

我听说过:远古的时候,禽兽多而人类少,于是人在树上做巢居住以避猛兽的袭击。他们昼食橡栗,暮牺木上,。。。。人们耕田而食,织布而衣,没有互相陷害之心。这就是至德之世。

但是,到黄帝的时代,这种高尚的道德就失掉了。黄帝是一个贪婪而好战的人,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人民死伤无数。到了尧舜的时候,就安排了许多官僚来欺侮百姓。商汤将自己的君主流放,武王将商纣灭亡。从此之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就成为天下的道德。商汤周武以后的君主,都是扰乱百姓的东西。   

而你孔丘却将商汤周武说成是圣人贤君,让诸侯模仿,而且用你的口才替他们辩护,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你不是为了以此来谋求富贵是为了什么呢?你本来是最大的盗贼,而天下人却反而说我是盗跖,我看倒是应该将你称为盗丘!   

你孔丘今天来教训我,倒先看看你教育的弟子吧!你用甜言蜜语哄骗子路跟随你,让子路放下他的长剑,摘下他的高冠,装扮成一个儒生模样。人们都说,孔丘能止暴禁非,但是,最后,你的高足子路还是图谋造反,欲杀己君,因事不成被剁成肉酱。难道你的仁义道德还是好东西吗?   

况且世人所敬仰的,莫若黄帝。黄帝好战,血流成河。其它你们编造出来的圣人哪有一个好人呢?尧为不慈之父,舜为不孝之子,禹为了保住帝位而操劳成疾,汤将君主流放,文王因谋反而被囚禁在羑里,武王杀死商纣。这六个人,是你所谓的圣人,实际上都是见利忘义,强反情性的恶棍,哪儿讲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德呢?   

再看看你所说的那些贤士。伯夷叔齐兄弟,互相辞让君位,而辞别孤竹国王,来到首阳山下,活活饿死,不得埋葬;鲍焦假装高洁,攻击世俗,抱木而死;申徒狄因进谏不被重用,就负石自投于河,葬身鱼腹;介子推是一个愚忠的人,自己割下大腿上的肉让文公吃,而后来文公背叛了他,介子推愤怒地离去,抱木而烧死;尾生与一个女人约会于桥下,女人一直没有来,后来大水冲来,尾生为了守信还不离开桥下,抱住桥柱继续等待,被活活淹死。这六个人的愚蠢,无异于猪狗,他们的可怜,无异于乞儿。为图忠孝节义的名声,就将自己宝贵的生命轻轻地扔掉,可悲!可悲!

还有那些所谓的忠臣。什么王子比干,什么伍子胥。王子比干因忠而被剖心,伍子胥因忠而被沉于江水,自古忠臣不得好死!所谓的忠臣,实际上是天下人的笑料。   

孔丘,你还用什么来劝说我呢?你若说那虚无飘渺的鬼神之事,则我不会相信,你若说这可见可闻的人事,则我比你清楚得多,你骗不了我。   

盗跖,原名柳下跖,有谓是坐怀不乱的鲁国大夫柳下惠胞弟。关于“盗拓”,历史上最早是出自《庄》。且有记载,柳下惠逝世70年后,孔子才出生。于是此文故事的可靠性就大打折扣了。很可能是庄老师制造了盗跖,并且借其对儒家抨击和批评。

圣贤也吵吵,神仙亦打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my/235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