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先哲的思想,离不开对先哲人生的整体的研究。高二语文选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是先秦诸子文章,在学习完原典之后,对先哲的思想内涵有了进一步理解,对先哲思想也有了进一步的认知,从先哲本身出发,探究、理解先哲之思想思想。
本文作者:昆一中学贯中学高二理(15)班木新月
常言道:“入世用儒,出世用道。”,可见道家学说对国人思想的影响力之大。经过年的文化融合与思想沉淀,道家思想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习惯之中。而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当首推庄子。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世尊称为道教祖师、南华真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并且,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周曾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期人,以庄子之才学取财富高位如探囊取物,然庄周无意仕进,只在不长的时间里做过管漆园的小官。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学很高,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庄子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可你就没有看见祭祀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然后给它披上有花纹的锦绣,牵到祭祀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到了这个时候,它就想当个小猪,免受宰割,也办不到了。你赶快给我走开,不要侮辱我。我宁愿象乌龟一样在泥塘自寻快乐,也不受一国君的约束,我一辈子不做官,让我永远自由快乐。”
当时诸侯混战,争霸天下,庄子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辞官隐居,潜心研究道学。他大大继承和发展了老聃的思想,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他把“贵生”、“为我”引向“达生”、“忘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一。而虽隐居,但也写出了许多为后人广为流传的价值极高的作品。
庄子是一位哲学家,时至今日,他的哲学思想仍旧缠绕在无数人的思考里。
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在庄子看来,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
关于庄子,“庄周梦蝶”的典故想必大家也并不陌生。这则寓言主要讲,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而哲学的存在,需要强大的文学功底。
在文学领域方面,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庄子自己也著作了一些作品。广为人知的当属《逍遥游》,《齐物论》,而这些都是《庄子》中的内篇。
《庄子》约成书于先秦时期。《汉书·艺文志》著录五十二篇,今本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所传三十三篇,已经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而倡导自由主义,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集中反映了此种哲学思想。《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
庄子的一生在哲学和文学领域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鲁迅说庄子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被司马迁评价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他所创立的道家学说,及其所著的书,所传播的思想,为后来的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章资料节选自《百科:庄子》《bilibili:从道德经说起》《百科:庄周梦蝶》《图片:庄子》
撰稿
高二(15)班木新月
图片
百度
排版
李函芸
审核
赵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