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部编八下庄子与惠子游鱼濠梁之上学习要

发布时间:2020/8/9 16:41:14   点击数:

1.

于:在。

濠梁:濠水上的桥。梁:桥。

从容:悠闲自得。

是:这。

安:疑问代词,怎么。

固不知子矣:固,固然。

子固非鱼也:固,本来。

全:完全,肯定(是这样)。

循其本:追溯话题本原。循:追溯。

云者:如此如此。

既:副词,已经。

2.

(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2)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3.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也是如此。

·他来到濠水之滨,“从容出游”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也快乐。

(2)指出下面两个疑问句语气的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②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①句是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而发起的疑问,语气较轻。

·②句是庄子针对惠子的问话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这句话不从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3)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

·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

·庄子智辩,重观赏。对外界的认识带着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轻松闲适,诗意盎然。

·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4.思维导图:

●部编八下《桃花源记》学习要点+思维导图

●部编八下《小石潭记》学习要点+思维导图

●部编八下《核舟记》学习要点+思维导图

●部编八下《北冥有鱼》学习要点+思维导图

声明:本文绝对原创,允许转发链接,禁止转载内容!!!

点亮小花

让更多人看到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my/1813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