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故事十则

发布时间:2020/8/8 16:54:30   点击数:

一、庄子借粮

 庄子家里很穷,一连几天揭不开锅,于是他便向当地一个管理河道的官叫做监河侯的去借粮。监河侯知道庄子是个很有名气的人,便热情地接见庄子,但他并不想借粮,又想装作很大方的样子,于是他对庄子说:“您先别着急,等我把老百姓欠我的租赋收上来后,我一定借给您三百斤,您看可以吗?”

  庄子见他不想借,气得脸都变了颜色,但又不能发作,于是庄子讥讽地说:“我昨天来时,在半路上听到有喊救命的,回头一看,原来是在干涸的车辙中有条小鲋鱼在一边挣扎一边喊叫。

  我觉得很奇怪,便问它说:“你这个小鲋鱼,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鲋鱼流着泪对我说:“我本是东海之神的臣民,不幸来到这里,我离开水就活不了!请您救救我吧!只要给我一点水就可以救活我了!”

  我听了它的话,对它说:“您不要着急,我一定会救您的。我现在就去南方,向吴王和越王游说,劝说他们发动民工开凿一条水渠,引来西江之水来救您,您看好吗?”

  鲋鱼听了我的话,十分生气地说:“算了吧!我失掉了正常的生存条件,才向您求救的,我只要一斗一升的水就可以活命,而您却说出这样不切实际的话。照您的说法儿,您还是早点儿到卖干鱼的店铺里去找我吧!”监河侯听了,很不好意思。

  后来庄子给他的弟子们讲了这个故事后说:“道与人的关系,正像粮食与人,水与鱼的关系一样,求道须本于自然,取济于目前,若务求远大,则失其意义。”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是人们的常识。做一个少说空话,多办实事的人。

二、庄子论天地初,不信神鬼

在庄子的时候,上天神明是许多人都承认的事,特别是贵族,自认为他们的富贵命运都是他

们亲爱的上帝所赋予他们的特权。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兮惚兮",就已不承认天地神造论,老子还说"道象帝之先。

到庄子进一步从逻辑上解释了这句话,他说“有先天地生者,物耶?物物者非物。"能够生出物质的原始的东西一定是超越物质形式的更高级的东西,它不是物,所以不能认识,无法说他如何存在。

所以他根本不使神鬼。他说“夫大块(天地)载我以开,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活着就是活着,管他死后,他老婆死了,他敲着装的盆子,边敲边跳边歌边舞。朋友也是哲学家的惠施批评他不通人情,不会惋惜伤心。

庄子说:“人本无生死,形气相变,是正常现象,你懂什么!"真的,我们身上每时每分都在不断的生死代致,到一定时候,一个过程自然结束,有什么好悲喜的呢?

实际上,这是在挑战神鬼论的同时,揭示的极为高深的哲理啊。

三、楚王聘庄子为相

楚王听说庄子很有学问,特意派了两个大夫(官名)去聘请他为相。两大夫在谈水找到正在钓鱼的庄子,说明来意。

庄子听了,头也不回,答道:“我听说楚国有个神龟,死了三千年,枯骨龟甲还被楚王珍藏着,你们说这个畜性多幸运呵!"两大夫还不太懂这个意思,还以为人说的是楚王敬贤之意。

不料庄子冷笑道:"我呢,却宁可拖着尾巴在泥水中爬行,因为至少还活着,活得自由自在,我可不愿意让楚王供奉珍藏。"两个大夫这才又羞又愧的退去了。

四、视权贵如腐鼠

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道:“庄子来梁国是不怀好意,想取代您的相位。”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都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鹓雏,您可听说过?这鹓雏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鹓雏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仰头视之道:‘吓!’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这个世界上名利并不是唯一的指标,人生也不一定都要完成这个指标。

你汲汲于求的,可能是别人厌恶的死老鼠。

人生在世,不能被别人挟裹,为了大众的目标去活,你得活出自己的样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过,这样的一生才算没有白活。

五、无用之用

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庄子问伐木者,这么高大的树木,怎么没人砍伐。伐木者似对此树不屑一顾,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做舟船,则沉于水;用来做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做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做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做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寿。”

听了此话,庄子说:“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弟子恍然大悟,点头不已。人生在世,各有各的活法,不同的标准下,有着不同的价值。无用是指没有能力,大用是成才或者好处,整句连起来就是,没有太多能力的人或事物也可能是好事或者也是优点。

这句话体现了对无用之用的辩证看法,有用和无用是客观的,但也是相对的,而且在特定环境里还会出现转化。如果你执着的认为某物无用,你就会看不到它的可用之处而不能为你所用

六、匠石运斤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

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

”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这是庄子路过惠施墓前讲的一则寓言.在这则寓言里,表达了庄子对惠施的怀念.郢都人信赖石匠,才能让石匠削去自己鼻子尖上的污渍,并且在石匠的利斧挥动之下,面不改色心不跳,对于石匠得以发挥卓越本领,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告诫人们,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够产生力量

七、鲁王养鸟

有一天,鲁国的城郊飞来了一只海鸟。鲁王从来每见过这种鸟,便以为是神鸟,就派人把他捉来,亲自迎接供养在庙堂里。鲁王为了表示对海鸟爱护和尊重,马上吩咐把宫廷最美妙的音乐奏给鸟听,用最丰盛的筵席款待鸟吃。可是鸟呢,它体会不到国王这番招待盛情,只吓得神魂颠倒,举止失常,连一片肉也不敢尝,一滴水也不敢沾,这样,只活了三天就被饿死了。鲁王这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养鸟,不是用养鸟的方法来养鸟。

人总是一厢情愿,觉得自己喜欢什么别人也一定喜欢什么,不会倾听别人的想法,不懂如何去换位思考关照别人。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尊重别人才是最好的选择。对待客观事物,一定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事物,不同的矛盾,就当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对待和解决.鸟的生长,生活,发育是有其特殊的规律性,这就要具体分析和认真对待。而鲁王用供养自己的办法去供养海鸟,无论是筵席还是美妙的音乐,海鸟都无法受用,

八、鹏程万里

原文: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安鸟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庄子《庄子.逍遥游》

译文:远古的时候,有一种鸟,名字叫作鹏。大鹏鸟的背像泰山那样高,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彩。

有一次,大鹏鸟向南海飞去。它在南海海面上用翅膀击水而行,扇一下就是三千里。它向高空飞去,卷起一股暴风,一下子就飞出九万里。它飞出去一次,要过半年才飞回南海休息。

当它飞向高空的时候,它的背靠着青天,而云层却在它的下边。

生活在洼地里的小安鸟雀,看见大鹏鸟飞得这么高,这么远,很不理解,就说:"他还想飞到哪里去呢?我们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了,我们在蓬蒿飞来飞去,也算是飞到边了。大鹏鸟究竟想飞到什么地方去呢?

寓意:一个目光短浅的人,是不能理解志向高远者的追求的。

九、望洋兴叹

秋天来了,雨水使河水全部上涨,众多大川、小溪的水都流入黄河,水流汹涌而宽阔,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于是河神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一直来到北海边。向东望去,却看不到水的边际。于是河神改变先前得意洋洋的脸色,望着汪洋大海对北海神感叹说:“原来我自高自大,以为谁都不如自己,今天我看到你这样博大,无边无际,要不是我亲自来到你的门前,我将永远不会懂得自己的浅薄无知。”北海神谦虚地说:“其实我存在于天地间,就好象大山上的小石头而已。而天与地也并不能说是最大的领域,毫毛之末也不能断定是最小的限度。时空的变换根本没有穷尽。而你我又有什么可夸耀的呢?”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你永远不知道别人到底有多强悍。人可以有傲骨,但是不可以有傲气。

人生大部分的失败都源于两个字,一个是懒,另一个就是傲。骄傲的人,眼界偏狭,不知天高地厚。。

十、死亦可乐

庄子骑着一匹瘦马,慢慢行走在通向楚国的古道上。凛冽的西风扑打着庄子瘦削的面孔,掀起他萧瑟的鬓发。庄子顾目四野,但见哀鸿遍野,骷髅遍地,一片兵荒马乱后的悲惨景象。夕阳西下,暮野四合。

庄子走到一颗枯藤缠绕的老树下,惊起树上几只昏鸦盘旋而起,聒噪不休。庄子把马系好后,想找块石头坐下休息,忽见树下草丛中露出一个骷髅来。庄子走近去,用马鞭敲了敲,问它道:“先生是贪生患病而落到此地步的吗?还是国破家亡、刀斧所诛而落到此地步的呢?先生是因有不善之行、愧对父母妻子而自杀才到这地步的吗?还是因冻馁之患而落到此地步的呢?亦或是寿终正寝所致?”说完,拿过一骷髅,枕之而卧。不一会儿,便呼呼入睡。

半夜时,骷髅出现在庄子梦中,说道:“先生,刚才所问,好像辩士的口气。你所谈的那些情况,皆是生人之累,死后则无此烦累了。您想听听死之乐趣吗?”庄子答:“当然。”骷髅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容游佚,以天地为春秋。即使南面称王之乐,亦不能相比也。”庄子不信,问:“如果让阎王爷使你复生,还你骨肉肌肤,还你父母、妻子、乡亲、朋友,您愿意吗?”骷髅现出愁苦的样子,道:“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庄子曾言“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在道家看来,活着就像是劳苦,死去就像是休息。对于生死,道家一向看得很开,他们认为人生一世,酸甜苦辣都尝过,生命最后的时刻,一切是非烦恼都一起化为泥土,随着一把火归于天地大道,又有什么不好。生老病死就像四时交替,都只是自然现象而已,人不必有什么忧虑,也不必有什么痛苦。人源于自然,再回归自然,说到底,不过是正常的生死轮转,他依然在天地之间,只要怀着这样的想法,人又有什么好痛苦的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my/1812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