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持炉天地间万境听香行走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3/20 13:20:11   点击数:
北京酒渣鼻正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8/9200016.html

眼里有山河心中有丘壑

在天地间我们一次次跋涉

持炉行走穿梭岁月

改变的逝去的

从来不是心中的微光

生命本是一场旅程

行走是看到自己的过程

期遇不同风景表呈不同香气

香气语境对话自然万物

寄情山水照己正心

探寻文化践知香事

香者的行走

气味之外生命之上

以万境之味对话华夏千古

——至和香修第六季

万境听香是至和香修延续多年的一个经典的“文化香旅”游学活动。从第一季北京开始,我们带着香炉,带着香走过玫瑰花海,走过红枫树林,走过桂林山水、走过青海湖畔、走过大漠黄沙……这次我们行走的是秘境——香格里拉。

行走的意义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人在忙碌中是无暇思考的,行走这个特殊的方式使我们暂时从惯性的日常抽离出来,心思得以安放在路过的风景上,甚至安放在一花一叶、一滴露珠上,这种心灵的安放就能带来许多灵魂深处的触发。

行走,看见的是一路山水、别样的民俗人文,看见风景也看见不同地域人们的生命模样;行走也是一路与同伴的相处,与他人之间或许是美好的友谊,也或许有不同的思维习惯,透过自心看见他人的世界,又是透过如何看待他人而看见自己内心的世界。

行走的意义本身在于行走,行走中我们会发现除了自己的心和一双脚外,其实一切的外在风景都是不断变化的过眼云烟罢了。人在旅途,我们不断路过经过,最终留下来的只有自己的心。行走是得以见到自己的过程,外面的风景越是变化,触及的那个内心会反而越是平静,思考也会越加清晰,所以说行走不仅仅是实践书本的知识,还是一个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

我们在行走中认识天地、也认识了众生和自己,我想这就是我们万境听香行走的意义。

行走的意义

万卷书与万里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人的一种求知模式,古人把这样的行走当作了自我修养的途径。古人认为“闻之不若见之”,中国文化的发展都和历史文人们的一次次行走密不可分,孔子的山水行走带来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人生哲理;东汉文人的行走重视了庄子逍遥游的态度;曹操的行走留下《观沧海》的英雄审美精神;谢灵运的行走成就他山水诗人鼻祖的文学地位;唐朝时“游宦”、“隐游”、“游学”十分盛行,文人们一边行走漫游山水,验证史书,一边广交朋友切磋学问诗文,在行走中提高学问、激发创作,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柳宗元都是醉心自然的行者,在寻幽访胜中参禅悟道,栖心天地,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样的佳句启迪了多少后人的心智。

眼里有山河,心中有丘壑,在山河中我们一次一次的跋涉,一次一次地得到的是触发,每一个地域每一种文化都是时间的沉淀,华夏大地的每一处角落都堆叠着厚厚的文化,讲述着这个民族的伟大历史的厚度于长度。我们行走感受,人文、地理、历史都让我们欣悦、敬畏和升起感动,在华夏文明的大地之上丈量香文化的多样风采,以香气语境对话中国文化精髓,启迪当下生命的正向思考,这就是至和香修行走的意义。

行走的意义

触动思想、激发创作

在行走中乐于山水而感动生命,不同空间和时间会激发出更无垠的灵感去进行艺术创作,中国文化艺术现象的林林总总,很多是在行走中激发的。一个艺术家志存高远有所报复地在广阔的天地之中行走,带着文化的眼光走动、带着艺术的视域走动,带着走动中的感触创作,王维的行走萧散冲澹,开创了文人山水画的先河;傅抱石的行走推陈出新,创作了国画技法的“抱石皴”;黄公望的行走兼学博采,创作了旷世奇作“富春山居图”……历史上艺术家的行走与创作都密不可分,艺术本身正是来源于天地自然。

山的挺拔、树的娑婆、风的变幻、水的温柔构成了自然艺术之美,激活了艺术家的创作思维。大自然永远是任何艺术家和任何艺术形式的无尽灵感来源,从不起眼的昆虫到壮丽的山河,我们不断行走不断地亲近更近距离的自然,摄取香气艺术的创作灵感,体会天人合一的要义,透过香气艺术的创作探索人性深层的意义,这就是至和香修行走的意义。

其实去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去,怎么去。至和香修这么一群人,有着相同的对香道的追求,对生命的追求,我们的行走不止是看见风景和风土,更是一路上的香意创作灵感的激发,更是知识收获与心灵成长。行走是与同伴的友谊、是与无常的共处、也是与心灵的对话、更有空间和时间去思考人生,这些都发生在当下行走的这一程山水中。

行走中同学们的部分感受

惠然同修说:

——“户外行香雅集来结束一天,跪地练习安住,面对无常时内心升起的是什么,习性来扰如何应对....这一切全凭日常对心的练习。”

——“行程过半,中午上师和卓玛老师带我们在雪山脚下打坐睡觉,天浴一般,只有苍鹰盘旋,鸟儿鸣叫,万籁俱寂,和自然静默,和自己静默......香是我们的缘起,而生命的陪伴才是我们真正的意义。”

——“感慨大自然太丰富,而我们却单调无知。这位藏香传承人从8岁就做藏香,坚持所有香料都用天然,通晓藏医熟悉单料,一条看似艰辛曲折的制香传承之路,却是让内心丰饶的宽广之路。”

——“香格里拉的星空下,大家围着火炉,品香斗香,这样的游学,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伙伴同行,这是心与灵的涤荡。”

默默同修说:

——“参观『藏香非遗传承馆』,了解藏香文化,绘一幅唐卡,制一支藏香。

虽是描绘唐卡的某个元素,面对没那么齐全的矿物颜料,以及需要专注细致的一笔一画,更多是对“静”的考验。

制藏香,理想是,像师傅那样轻轻松松挤出来,顺畅且笔直;而现实是……使出浑身力气,只能勉强做到断断续续。任何一个技艺,特别是有内涵、有灵魂的事物,并非熟能生巧即可达成,匠人匠心,是一种初心不改的坚守,亦是一种潜心修炼的人生。”

——“行走在香格里拉

海拔米的松赞林寺

即使是缓慢的脚步

也会引发心跳加速和呼吸急促

我们曾以为高反很严重

而更严重的,是面对高反的紧张和恐惧

在至和香修

我们以香修炼一颗接纳和安住的心

不止是高反

还有生命中诸多不确定的无常”

——“路过「长江第一湾」,长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于香格里拉沙松碧村,突然多度急转弯,转向东北,形成罕见的V字形大弯——“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

长江尚能顺应自然,转个弯,我们为何不能在执迷和纠结时,放下执着,换个角度,继续前行。

行走于自然中,带着香的熏染和力量,带着对生命的体察和觉知,收获更自由的生命状态。”

书芸同修说:

——“在梅里雪山想起著名的禅宗公案‘是风动还是幡动?仁者心动。

风和幡是外在的,人心本体是清静的。人应该向内心求,不被外物牵引打扰。而我们常被外物驾驭,迷失了自心。

在行走之中,感受自己的遇见,以及所遇引发的情绪,还有情绪背后的原因。敢于面对,也是勇气。”

——“昨天一进入香格里拉,就出现了懵懵的状态,整个人都不好了,浑身都软软的。后来听同伴说,这就是轻微的高反。

调整呼吸,放松紧张的心。直到来到了松赞林寺—小布达拉宫,这里是云南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依山而建,登过层层阶梯,在袅袅的佛香里,在氤氲的佛光下,听着随风传来的铃声和鼓声,步入殿中,沉思倾听。天空的蓝,如洗过一般。广袤且空灵。一碗酥油茶之后,身上也没那么闷了。

在路上,不舒适之事常八九。可是越在意越对抗越不如意。那就放松,安住在情绪中,内心就会升起力量面对紧张和恐惧。

我想,这也是我们行走的意义。”

——“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

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

在途中

你会看到一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

你才能了解到

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

这样

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

子吟同修说:

——“雪山脚下,萨洛颐禅房里,一场以‘雪’为主题的文人香‘斗香’品香会。

老师说,‘斗香不是为了分出胜负,我们通过这个过程去格物致知’,如是。

和文人香,和合诸香之味,将思想主张融入一缕香烟中,通过气味表达审美。”

杜若同修说:

——“今天从香格里拉一路前往梅里雪山,看着一路的神山、雪山,我突然在想,为什么人会有信仰?

我突然想起,之前上卓玛老师的课的时候提出了一个问题:人生的真相是什么?

人一生无法逃避:生老病死,人出生时母亲的生苦,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变老的老苦,一生中疾病的病苦,和每个人最终的死苦;人一生都在趋乐避苦,就会去寻求力量,寻求精神寄托,减轻身体以及心灵的痛苦,或许是信仰的力量吧。”

源春同修说:

——“徒步冰川,不断向上行走,许多同学克服了高反的心理担忧。任何事,一旦放松对待反而容易达成。放松不是放弃,而是不再追随内心的任何幻想。”

我们都是时间的旅行者

生命本就是一场行走

行走是打开也是触发

行走是出发也是回归

行万境知天下

至和香修不止于香

走进

大家会如何定义至和香修?

至和香修是一个香道流派

至和香修是一个香学体系

至和香修是一种香意美学

至和香修是一种修心养心

至和香修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正确的“生命滋养方式”,有人通过琴棋书画或者太极瑜伽,而我们这样一群喜欢自然的人则是通过“香道”,以香为指月之手,通向那生命更有品质的状态。我们通过香气的方式来释放情感、涵育人格、提升品位、改善身心、调节人际,我们在生活中因香聚合一切的美好,通过香道的方法去改变生活,审美艺术、养身修心,用芬芳的方式过好一生,在香气的妙曼沉静中做自然自由的自己,在东方香气的古老传承中表达自己,没有糟乱、焦虑和压力,没有不安、庸碌和喧嚣。以香气之美、以芳香之趣,安定在平常的日子里,抵达内心,完美人生。

我们在强调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化,除了穿衣吃饭之外,更加注重去打造自己的高品质生命,我们更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jj/247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