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简介 >> 庄子middot列子御风
故夫知效一官[1]、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徴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3],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4],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shuò)然也[5]。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6],泠(líng)然善也[7],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8],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效:功效;这里含有胜任的意思。官:官职。
[2]宋荣子:一名宋钘(jiān),宋国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犹然:笑的样子,犹,通“繇”。
[3]举:全。劝:劝勉,努力。
[4]内外:这里分别指自身和身外之物。在庄子看来,自主的精神是内在的,荣誉和非难都是外在的,而只有自主的精神才是重要的、可贵的。
[5]数数(shuò)然:拼命追求的样子。
[6]列子:郑国人,名叫列御寇,战国时代思想家。御:驾驭。
[7]泠(líng)然:轻妙之貌。
[8]御:含有因循、顺着的意思。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辩:通作“变”,变化的意思。
所以那些才智足以担当一个官职,行为能够得到一乡百姓称赞的,品德能投合一国之君的,能力能够取得全国信任的人,他们评价自己,也像小鸟那样自视很高。所以宋荣子对他们是嗤之以鼻。即使所有人都赞誉他,他也不会因此更加勤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他清楚自身与他物的区别,能分清光荣和耻辱的界限,如此而已。他对追名逐利的俗事,从来都不当回事。即使如此,他还是有未达到的境界。列子能驾风行走,实在是轻妙极了,十五天后才回到地上来。他对人世间的享乐,从不去刻意追求。虽然这样他能免于步行,但还是要靠风的帮助啊。如果能因循自然的本性,驾驭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天地之间,哪还需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而不求功利,圣明的人不求成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