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你的茶杯上有鱼吗

发布时间:2021/3/26 10:42:11   点击数: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莲花有了,岂能无鱼?盛放,清游,这个夏天可以圆满了……

自古国人对“鱼”是有情结的,这种富有灵性的生物对应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

康熙朝有一只五彩鱼藻纹盘,底款“在川知乐”,其典出自《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说:“儵(tiáo)鱼(出自《山海经》)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不以为然,回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答:“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可知,这“出游从容”是古人心之所系。

清康熙五彩“在川知乐”鱼藻纹盘及底款

故宫博物院藏

独立的鱼藻纹至宋金时已很普遍,虽各朝各代不同,但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时人的生存与心理状态。

如宋代的鱼藻纹,无论是鲶鱼、鲤鱼、还是青鱼,都守“静”态。水草的摆动显示了水之湍流,而鱼安然卧于其中,似有静止求生之态。这与宋人厌倦晚唐五代江山震荡、君朝频易的动荡、渴求安稳度日的心态是吻合的。

左:宋代磁州窑白底褐花鲇鱼纹枕

日本大和文华馆藏

右:宋代磁州窑白底褐花鱼藻纹嘟噜瓶

日本出光美术馆藏

元代的鱼多绘鳜鱼、鲤鱼、青鱼——与宋代的鱼纹不同,元代的鱼纹似乎更“标本化”、更强调鱼之肥美。

上:元代青花鳜鱼纹盘

土耳其托普卡帕皇宫藏

下:元代青花鱼藻纹大盘(局部)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至明代,鱼藻纹更加丰富,鱼纹随着国势变迁而时时改变,以嘉靖期鱼纹为例,当时明入晚期、颓势已定,造瓷与国运相通,皆再难有盛世,此时的鱼纹呈现出一种浓墨重彩、声势夸张的“努力维持”之态,比较典型是例子是此件五彩鱼藻纹盖罐。

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

故宫博物院藏

既然每个人心中的鱼,都随自己的身境、心态不同,那么你心中的鱼又是什么样呢?

——就是带着这样的好奇,观复特别设计了这套影青,同上期可成系列,在“素肌玉骨”的影青上浅浮雕鱼藻纹,乍看并不明显,唯有光足处、盛上茶,可在茶香中若隐若现。

鱼有何乐?其实是你心何乐……

左:观复一品青莲影青盖碗套装

右:观复金玉满堂盖碗套装

此灵感源自观复馆藏清乾隆矾红粉彩鱼藻纹折沿盘——择此器的最大原因在于,乾隆朝时康乾盛世达到顶峰,在富足昌明的社会环境下,以金鱼为主角的鱼藻纹始现,我们愿借此繁盛,寄寓祝福。

金鱼谐音“金玉”,故而以金鱼为题材的鱼藻纹寓意“金玉满堂”。取之盛世、聊慰现世,雅吉并备,何乐不为?

清乾隆矾红粉彩鱼藻纹折沿盘

观复博物馆藏

另有以贴花工艺高还原的白瓷,一种风韵两种表法。

此,以浅浮雕的方式,将一幅“嬉游图”现于影青之上,金鱼鼓腹凸眼,自由曳尾与草藻之间,生动之态栩栩如生。光影间,一如清夏澄塘,静中有动、如影似魅。

有与无,只在你一念之间。

港版倚天屠龙记的结尾,美人周海媚饰演的芷若被张三丰度化,放弃爱恨情仇潇洒一任江湖,“浮生事,苦海舟,荡去漂来不自由”——生活在城市樊笼中,难免受羁绊之苦,又有多少求而不得乱我心者,固有“世间烦忧总是大于快乐”之说。

然而,真正的快乐来源于内心的平静,摒弃闲思、物我两忘,即使在最嘈杂的闹市中也如身在空谷——这是人最大的能量。

总有很多事可以助你内心平静,比如茶事。故而,杯上有鱼,正如你心中有闲——心中有闲者,定然无怨无忧……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惠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jj/1991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