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简介 >> 庄子bull齐物论旦暮遇之
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万世之后假若一朝遇上一位觉者能悟出上述一番话的道理,也如同朝夕相遇一样平常。
通读整部《庄子》就会发现,他真的很孤独,一生只有一位朋友有名字,叫惠施;只有一位学生有名字,叫蔺且。他虽有超越世人的智慧,但直至终老都是孑然一身。
同样的,老子也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浊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如果说道家学者都是特立独行,超然物外的智者,没人理解情有可原。那儒家孔子呢?他门下弟子三千,贤弟子就有七十二人。但他也时常感叹,“莫我知也夫!不怨天,不尤人。”
这三位学派代表人物,虽然自身思想都达到形而上的哲学程度,洞悉世间发展运行的一切规律,但却要承受无人同行的寂寥窘境。
为什么没人理解?庄子这样描述,“人在最为清醒的时候才知道他自身也是一场大梦,而愚昧的人则自以为清醒,好像什么都知晓什么都明了。”纵使众生百态,大部分仍属于后者。
你不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更无法让一个自认为清醒的人,相信他是在做梦。
所以庄子只能另辟蹊径,把自己的思想总结起来,写成书,让后世的人可以领悟体会。他豁达的表示,万世之后只要有一个人理解,那就如同早上阐述,晚上有人通晓一样。
庄子是一位不受时空限制的哲学家,因此,今时今日我们品阅探析他的思想,若能在某个瞬间惊醒顿悟,也就如同朝夕之间与他本人莫逆于心了。
木铎国学心理馆???增长一点国学知识,收获一份心灵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