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李建中游心于虚庄禅的世界

发布时间:2021/3/13 20:19:57   点击数:

微天堂真人图书馆

真图书单第60期

11月1日下午,一场文学与宇宙的跨学科对话在图书馆总馆学术报告厅展开,以“你的世界,有多大“为主题的第60期微天堂真人图书馆是武汉大学图书馆和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联合推出的“通·读”系列活动之一。来自全校各院系的两百多位师生,认真品读了武汉大学文学院李建中教授、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桑建平教授、电子信息学院赵江南教授三本“真人书”,在两个小时里穿越时间和空间,经历了奇妙的思想旅行。

你/的/世/界/有/多/大

李建中,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学科带头人,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中国通识教育联盟常务理事。

情景剧《有祖冲之就够了》

活动伊始,合作社团阅微书社和通识教育协会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充满想象力的情景剧:祖冲之夜观天象,误入黑洞,坠入樱花城堡,通识教育中心的老师们纷纷赶来,利用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出谋划策,终于找到了办法让他回到了过去。大家通过角色扮演展现了自己心目中的通识教育,精彩演出博得了现场阵阵掌声,也得到了老师们的充分肯定。李建中老师看完情景剧后笑着说,因为两个线索,一眼就认出了哪位是扮演他的同学:一是“年来武大”,二是“刚来武大时就和他一样胖”——李老师是在通识教育中心成立后才变瘦的。身为通识教育中心的创建者之一,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

作为“通·读”系列的第一位开讲人,李建中老师特意选择了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人文社科经典导引》中着力推荐的两本经典《庄子》和《六祖坛经》,阐述了庄禅世界之大在于心的观点。他幽默风趣,妙语连珠,娓娓道来,庄子和六祖慧能那玄妙高远的哲理,也变得掬手可得。

庄子之道:游心于虚的境界

李建中老师开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李建中老师从校友捐赠的鲲鹏广场的寓意讲起,串联起所有人的武大记忆。

“‘鲲’最早指的不是鱼,而是鱼卵、鱼子。最初,我们各居于自我的一方天地,正如一颗颗鱼子;历经种种终于脱颖而出进入武大,就像鱼子成鱼,得以在更广阔的平台遨游。而武大,让悠游于水中的鲲,豹变为展翅翱翔的鹏,自此出发,自在探索,逍遥世间。”

李建中老师从《逍遥游》谈起,分析庄子看待世界的角度。《齐物论》紧接《逍遥游》之后,讲求的是整齐外物。“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何以如此?老师带领大家进行视角转换,以鲲鹏的视角超然物外,再向人群栖居的大地回望。仅在地上看,事物总有亮暗美丑之别;而到几千里之上,透过云层再向下望,万物渺小混沌、不论差别。在庄子看来,我们如何认知事物,如何感知世界,取决于认知的角度,也就是人心。复归本初,人心是无限的可能性。随心所欲,来自人世又超脱世俗,悠游于虚境,这便是庄子的“游心于虚”。

这是庄子之道,也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

庄禅相通:超越语言的桎梏

那如何到达这样的境界呢?

庄子和禅宗做出了相似的回答,庄禅的世界也由此相通。

庄子言:“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在庄子看来,传达意义是语言的使命,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jj/1974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