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版本 >> 道德经大道无形,何以用之问过蓝天
古语有云:大道无形。
其实“道”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甚至是某种最高的所在。
如在《道德经》中,老子讲“道”虽然生万物、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但是“道”却不可言说——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画像那么,“道”为什么不可言说呢?
其实老子之所以讲“道”不可言说,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道”超出人的认知以及思维之外,所以,凡是人为的一切都不可能是“道”之本身,二是大“道”无形,故而无所不包,无处不在。
那么,“道”为什么无形呢?
因为“道”大,大到没有边际,所以,才以无形的方式呈现,就好比太大分贝的声音,我们人的听觉无法听见一样。
当然,这种大至无形,后来在庄子那里,也得以发挥,即: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由此可见,不但小至无,可以称之为“无形”,而且大至没有边际,也一样是无形。
老子雕像为什么如此说呢?
我们先看《道德经》第67章原文,即: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