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

发布时间:2025/2/16 16:17:50   点击数:

《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

本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看似简单,实际不容易理解,往往被误解很深,能读懂这几句话,也就真正懂了这本书。本章几句话,实际都是紧紧围绕大道展开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看看作者到底在说什么吧!

《道德经》第四十章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又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

解释:反者,相反。道的运动是相反的。

解析:反者道之动,就是说道的运动是相反的。大道与万物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大道无为,天地万物才能有为;大道至虚至静,才能为天地万物所用而至实至动,焕发勃勃生机;大道不争,天地万物才能争先恐后成长繁衍。用在治国理政也是一样的道理,《庄子》“天道”有言: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下与上同德则不臣;下有为也,上亦有为也,是上与下同道,上与下同道则不主。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庄子》说得什么意思呢?就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德性是相反的,管理者就如大树之根基,大厦之地基,电脑之硬件,处大道之厚不处大道之华,内心至虚至静,不争名利财货等身外之物,才能给天下提供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才能造福天下苍生,服务天下百姓,才能让天下百姓焕发生机和活力。天下怎么才能长治久安呢?管理者处大道之厚,立政为公、执政为民,真心实意造福百姓,内心至虚至静,不被名、利、财货、权力等身外之物所累所伤,才能让百姓安于发展和成长,焕发生机和活力。所以啊,道的运动是相反的。

弱者道之用。

解释:弱,柔弱。道的用法是柔弱的。

解析:我们都知道,水是柔弱的,不拘于任何形式,遇方则方,遇圆则圆,一往直前。水至柔至弱吧?但是和大道比起来,是差的太远了。大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充盈整个宇宙。什么是大?整个银河系在大道看来就是尘埃颗粒。什么是小?一个分子在大道看来也是庞然大物。什么是时间久远?几百亿年在大道看来就是短短一瞬间。大道通过“顺道(规律)者昌,逆道(规律)者亡”管理宇宙万物,没有任何人和物能摆脱它的管理,却让我们看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无法迎接,无法尾随,这就是大道之柔弱啊。柔弱的大道却能行于天地宇宙之间,犹如苍龙,变化莫测,随时代变化而变化,随社会发展而发展,没有终点,永无止境。治国理政不也是一样道理吗?上(管理者)内心至虚至静,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大公无私,一心为公,真心实意造福百姓,一切出于天下公心,天下何愁不定呢?天下何愁不宁呢?对外物争心柔弱,没有私心私欲,内心至虚至静,才能为天下百姓所用,这才是合大道之德啊,这就是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

解释:天下万物生于有(道)。

解析:天下万物生于有,我们想想,天下万物离不开什么呢?“有”的潜台词是什么呢?结合上一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和“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两句话,天地万物生成离不开有“道”,因此啊,这句话的完整意思是:天下万物生于有道。我们知道整个宇宙的运行,是在大道(万有引力定律)作用下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假如失去大道(万有引力定律),整个宇宙就会失去秩序,到处乱撞,哪里还有天地呢?哪有又会有万物呢?再者,天地万物只有在大道(规律)作用下,蓬勃生长,整个世界才能变得丰富多彩,婀娜多姿,充盈这个世界,所以啊,天下万物生于有道。治国理政也是一样的道理,天下失道,就会动荡不宁;天下有道,社会才能长治久安,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又生于无。

解释:又生于无(大道至虚至静之境)。

解析:天下万物的生成和繁衍,离不开大道(规律)。天下万物为什么离不开大道啊?因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规律)内心至虚至静,没有私心杂念,不被外物所累所伤,能大公无私,给天下万物提供公平公正的运行秩序。大道内心虚无,不被外物充盈,才能为天下万物所用,所以啊,天下万物又生于大道之无。治国理政不是一样道理吗?管理者内心至虚至静,没有私心杂念,没有对外物的占有欲望,立政为公、执政为民,才能给天下百姓提供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才能真心实意造福天下苍生,才能让天下生灵繁衍生息,发展成长,焕发生机。天下失道,窃国者侯,公器不公,公权私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天下必然动荡不宁,天下百姓怎么能安于生产呢?民国时期,蒋秃头窃取孙中山的革命成果,导致战争连连,百姓生灵涂炭,天下万物怎么能焕发生机呢?所以啊,天下万物,又生于大道之无(私心私欲);天下太平昌盛,又生于管理者之无(私心私欲)。

注:本篇往往被误解严重,孤立的看这几句话,神仙也搞不懂作者像说什么?我们只有结合上下文和写作构思特点,才能真正理解本篇,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理解作者在旧世界不方便说的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bb/264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