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齐物论第六则莫若以明,第三节得其环中

发布时间:2024/1/8 13:52:45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啊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欢迎来到三问先生的思想咖啡。

问千年庄子,识百年变局。

这里是《庄子通义》系列讲座课程。

第二辑:《齐物论》——吹万不同,使其自己。

第六则:莫若以明——道通为一。

第三节:得其环中,一即无穷。

庄子此前关于彼此是非的论述,

在方法论上,与儒、墨一样,

是建立在“天下有彼此是非”

这个常识性断定之上的。

这一节,庄子似乎恍然大悟,

对这个毋庸置疑的常识性断定,

发出了颠覆性的质疑:

果且有彼是乎哉?

果且无彼是乎哉?

——究竟有没有彼此之分?

哲学意义上的彼此二元、是非对立,

在庄子而言,显然不是空间问题,

而是时间问题,

或者说,是时间与空间以何种方式存在的

玄而又玄的问题。

将彼此是非问题,看作是时间问题,

也是郭《注》的洞见:

“今欲谓彼为彼,而彼复自是;

欲谓是为是,而是复为彼所彼:

故彼是有无,未果定也。”

如果时间是线性的,

则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

或者说,是有始有终的——

处于始终之间的时间变化,

可以表现为空间的移动;

那么,彼此、是非,

就可以在线性空间上标示为此端和彼端,

这里和那里、现在和过去。

如果以这种线性且有限的时空观观万物和世界

(不幸的是,世人心目中的时空正是这种线性的存在),

则彼此是非的确截然有别,

庄子的方生方死说的确难以成立,

以此为基础的齐物论,也的确毫无道理可言。

然而,庄子提出了一种循环往复的时空模型,

颠覆了世人的线性时空观。

庄子将他发明的循环时空模型称之为“道枢”,

描述为“环中”。

这种环中的时空,

没有起点,因此没有终点;

永远旋转变化,

因此无法作静态的分割和固态的分离。

庄子将这种变化不止的道枢环中,

称之为“一”,用以齐物;

看作为“无穷”,用以超越生死,解释生命: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故曰“莫若以明”。

——“偶”:匹配。

“枢”:门轴,旋转于环中之空。

“环”:门上下承受枢旋转的空环。

借助环中的比喻,所谓“莫若以明”,

可以理解为“虚心”:心如环中的虚空。

空在这里,就是明:

空则明,明则空,

《庄子·人间世》谓之吉祥所在的“虚室”:

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瞻”:观照。“阕”(què):本义祭祀结束后关门,

亦指空,此指空明心境。

“虚室”:空明的内心。

“生白”:从内心发出光明。

“止止”:止息于凝静之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bb/2539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