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版本 >> 4种说法解释老子名叫李耳为何不叫李子同音
“老子古今中外天下第一”,这是一句听起来极其狂妄自大的话,如果从你我口中说出此话,当然会被人认为是吹牛逼。但如果用这句话来形容那位写出“道可道,非常道”这种玄妙语录的老子,是最合适不过的。
世界百大历史名人、东方三大圣人之首(西方学者评出“东方三大圣人”,第一是道圣老子,第二是德圣孔子,第三是智圣六祖惠能,代表了中国的儒释道三教文化)、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说的都是老子。
老子的著作《道德经》被翻译成多国语言,畅销世界各地。据说它的出版发行量仅次于全球第一的《圣经》。对于这样一位闪烁古今中外的人物,我们对他了解多少呢?
其实从他的名字开始,很多人都不了解老子为什么叫老子。上学时候老师应该教过在古代“子”是一种尊称,比如孔子、孟子、庄子等,而“子”之前的字就是人的姓。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孟子叫孟轲。据此来看,那老子就姓老咯,但为什么很多地方我们都会对老子的解释是: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既然姓李,那怎么不叫李子呢?
关于老子的姓名来历和为什么不叫李子的争论历来就有,总得来说主要有四种说法。
一、相貌说
据说老子出生的时候他的相貌非常丑陋,大耳朵、白眉毛、还长着白胡子,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白胡子老头,所以大家都叫他老聃。“老”的意思就是指他长得老,“聃”的本意是耳朵又长又大,有下垂的意思,就是人老之后皮肤松弛、乳房下垂那种状态,意思也是指一个人的相貌老。
长大之后,老聃跟着有学问的人学习知识,后来到周朝王室做守藏室史,也就是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在图书馆的那段时光他读了大量的书籍,后来骑牛进函谷关云游,著书立说名扬天下,后人尊称他就叫他“老子”。
二、怪胎说
相貌说里说老子一出生就长得像老头,这种说法本身就有点玄乎,而怪胎说更是玄的离谱。
老子是他妈妈怀胎八十一年后,在一棵李子树下,从胳肢窝里生出来的,一个孩子在娘肚子里待了81年,还能不老吗?当然这种说法根本没有科学依据,就算老子妈妈19岁怀孕,过个81年就成岁的老太婆了,岁的女人生出一个81岁的孩子这怎么可能,而且还是在不怎么干净的胳肢窝里,这无论怎么解释都讲不通。
虽然怪胎说很离谱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老子出生的时候就很老,所以叫他老子。
现在来看无论是相貌说还是怪胎说,都只是说明了老子为什么叫老子,还是不能解释老子为什么又叫李耳。而下面的同音说,不但合理解释了老子为什么叫老子,而且也说明了老子为什么叫李耳。
三、同音说
其实老子本来就姓老,名耳,字聃,也就是出生的时候他的耳垂有点大,所以叫他老子没什么错。只不过在当时“老”有两种读音“lao”和“li”,就像现在安徽有个地方叫“六安”,如果不知道这个地方,很容易读成“liu安”,而正确的读法是“lu安”。
正因为“老”也可以叫成“李”,时间久了慢慢的老子也就姓李了。
四、双尊称说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古代“老”和“子”都是尊称,就像现在我们尊称某些德高望重前辈、有大学问的学者,也会称为某老,比如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可以称他为“袁老”。
如果按照此说法,创立了道家学派,写出了光辉著作《道德经》,影响中国几千年,至今仍然在全世界散发光芒的人,不管他姓什么叫什么,直接安排“老”和“子”两个尊称也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