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版本 >> 探访庄子故里,感悟庄周哲学
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约前-前),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据说庄子的故里有两个,一个在河南民全县,另一个在安徽的蒙城,近年来学者专家争论不休。年深秋,趁着新冠疫情缓解,携妻自驾南下,探访这位先哲的故里,我想“真假故里”并不重要,重要的借此旅行,走进两千多年前庄子的精神世界。此行于我,更是要效仿这位先贤,逍遥于山水之间。
北京早六点出发,行车近8小时第一站到河南商丘市民权县庄子故里庄子镇蒙泽村,现今大量史料佐证,指向这里应是正宗的庄子故里。
1、梦泽村,庄子的诞生地
牌楼、凉亭、青莲寺、逍遥游墙,这就是伟大思想家庄子的出生地,一个河南极普通的村子,村名叫蒙泽村。如果不是村头的简陋石排楼,你很难想象这就是庄子诞生地。村东头有青莲寺,据说庄子曾在这里学习修道,寺院外墙破旧不堪,大门紧锁,想必是后人在这里简易搭建的地标物,为的是印证传说中的青莲寺。
庄子故里青石牌坊,进入梦泽村的大门,行车很容易错过
青莲寺,庄子曾在这里学习修道村头的石碑、亭子和庄子井。据说庄子在井边著书,边写边饮井水,从而找到思想灵感。庄子的代表作《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全文展示墙。
随处可见农家院墙上的道家语录
2、庄子镇的庄子像
一条河南典型的村镇大街,路两边分布着小商店,倒是十分热闹。距离梦泽村只有二三百米。最大的十字路口座北向南竖立着庄子的巨幅白色石膏像,是庄子故里的唯一标志。街道嘈杂喧闹,路口架空线林立,庄子像围在其中,看上去与庄子故里很不协调。
庄子镇街景庄子石膏像
3、民权县城庄子文化馆,全面了解庄子哲学思想
驱车由庄子故里向西行30多公里,到民权县城庄子文化馆。已是下午三点半,看门大爷说自疫情以来就闭关了。见我是北京远道来客,经请示领导后登记入馆参观。展馆管理员倒是十分热情,引导我们参观了两个馆。
文化馆共五层,内部为拱形建筑,一层为庄周纪念馆,2-5层正在拟建民权县博物馆。博物馆的外观上圆下方,寓意天圆地方,据说此建筑获得过鲁班奖。展馆分为庄子著作馆和演绎故事馆,因庄子生活的年代久远,实物资料荡然无存,传承后人只有他的著作以及著作中所承载的哲学思想。
庄子著作展示馆,玻璃柜中是竹板刻著作,对应的是白话翻译。
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庄周著书《庄子》,其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玄远、高深。无论是哲学思想,抑或文学语言,都给后世以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地位极其重要。
演绎故事馆分少年庄周、中年庄周和老年庄周三个部分,用图片、文字、雕塑讲述庄子非凡的一生。
少年庄周通过他的习道、家世、成长,探讨其思想产生的根源。
庄母课子,学习当勤奋、家教当严谨、早立鸿鹄志、争做人上人。
诙言拒相,淡泊名利、守着清贫
中年庄子是他一生最灿烂的时光,通过他的游历、授徒、拒相、结友,阐述庄子淡如水的结友观,追求极致、游刃有余的严谨治学精神,淡泊名利、不拘物累的高深道德修养,太和智慧、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著书立说、以诗为文的文学贡献
庄子梦蝶老年庄周,乐极归道
老年庄周通过“鼓盆奠妻”、“乐极归道”、“怀念惠施”等故事,再现了庄子在贫穷中安度晚年的场景,于平凡中凸显出伟大。
拱形的内部建筑结构
纪念馆主体天圆地方,庄子塑像仰望苍穹
我的儿童少年时代在文革中度过,从小没能接受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此番庄子故里之行,使我从旅行者的角度切入,开始了解学习庄子这位伟大先哲的思想哲学,开始用庄子的道法自然思考人与自然辩证关系,感悟庄子的“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的博大精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