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版本 >> 雒诵堂庚子秋学期第六次课教学记录丨蒙辰班
年10月24日星期六15:40-17:10
声律启蒙
按照抽签顺序,霆佑、彦琨、桥阳过堂,虽然全部通过,但不是很流畅,注意课后要多读几遍,接下来,新学上平三江第二段,上平三江第三段,万老师先正音,其后诸生抽签诵读。
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清风生酒舍,白月照书窗。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夏日池塘,出没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旌对旆”,旌和旆都是旗子。“旌”,旗杆顶上用五色羽毛做装饰。“旆”,旗帜末端形如燕尾的垂旒飘带,也泛指旗职。“盖对幢”,“盖”,古代车上遮雨蔽日的篷。状如伞,有柄。“幢”,张挂于舟车上的油布帷幕。
“故国对他邦”,“故国”,祖国。“他邦”,别的国家。泛指故乡和异乡。邦就是国,因为避讳刘邦,改邦为国。
“九泽对三江”,古代的九个湖泊和三条江,各书说法不一。这个对子第一个字是数字,第二个字是地理名词。
“山岌岌”,“岌岌”,形容山很高,很险峻的样子。屈原《离骚》有“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水淙淙”,“淙淙”,形容水流的声音。
“鼓振对钟撞。”击鼓声对敲钟声。“撞”,撞字,今读去声,音zhuàng;在诗韵(平水韵)系统里,既可读仄声(属绛韵),亦可读平声(属江韵),不别义。撞字在此处读平声,音chuáng。如“胜”,可读shèng也可读shēng,在“绝胜烟柳满皇都”中读平声。
“阵上倒戈辛纣战”,倒戈,倒转武器向己方进攻,指叛变。辛纣,即商代最后一个君主帝辛。商纣王因行暴政,被周武王所伐灭。据《尚书·武成》篇,武王伐纣,战于牧野,商纣王的前军临阵倒戈叛变,商军大败。《尚书?周书?武成》:“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我们说文解字讲“叛”,就是临阵倒戈。
“道旁系剑子婴降”,“子婴”,秦始皇长子扶苏的儿子。秦始皇死后,其少子胡亥继位,称秦二世;后赵高杀胡亥,立子婴,去帝号,称秦王。子婴继位刚46天,刘邦的军队即攻至秦都咸阳附近的灞上,子婴便素车白马在道旁向刘邦投降,后被项羽所杀。“系剑”和“倒戈”对仗非常工整,但根据文义,当作“系颈”,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记·秦始皇本纪》:“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楚将沛公破秦军入武关,遂至霸上,使人约降子婴。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是天子投降仪式。系颈以组,指把丝绳套在颈上,表示伏罪投降。
“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营垒”,指燕子在做窝。
铢对两,只对双。华岳对湘江。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寒缸。青琐闼,碧纱窗。汉社对周邦。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
“铢对两”,“铢”,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分之一两为一铢。铢、两表示分量极轻。有个词“锱铢必较”。
“只对双”,“只(隻)”,从隹从又,手上抓着一只鸟,就是只。“双(雙)”,从二隹从又,手上抓着两只鸟,就是双。
“华岳对湘江”,“华岳”,西岳华山,位于陕西。《千字文》有“都邑华夏”,华就是花,因华山形状似莲花,故名华山。“湘江”,为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
“朝车对禁鼓”,“朝车”,古代君臣行朝夕礼及宴饮时出入用车。“禁鼓”,禁,指帝王所居之地。禁鼓,设置在宫城谯楼上报时的鼓。
“宿火对寒缸”,“宿火”指隔夜未熄的火。“寒缸”,即寒灯。
“青琐闼”,闼,宫中小门。青琐,原指装饰皇宫门窗的青色连环花纹,后借指宫廷,泛指豪华富丽的房屋建筑,亦指刻镂成格的窗户。
“汉社对周邦”,社,土地神。历代王朝建国必先立社坛,消灭别国也先毁其社坛,因此,社也是国家政权的标志。汉社即汉朝,周邦即周朝。
“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细细”、“摐摐”,叠字一般都是形容词,这两个词均是象声词。笙,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的乐器。
“主簿栖鸾名有览”,“主簿”,古代官名,掌管文书,州县主簿地位较低。“鸾”凤凰一类的神鸟。“览”,指东汉仇览,他被上司赏识,大器晚成。详见《后汉书·循吏列传》。
“治中展骥姓惟庞”,“骥”,良马。三国时的庞统与诸葛亮齐名,做耒阳县令却治理不好一县,被免了职。鲁肃向刘备推荐说:庞统不是治理小县的人才,至少让他做个治中、别驾,才能施展他千里马一样的才干。详见《三国志?蜀志》。这一联的两个典故是说有才能的人,需要一个更好的平台来施展他的才华。
“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西汉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匈奴,关在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边上牧羊,历经艰辛,十九年后才回到西汉首都长安。详见《汉书》。
“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涸辙之鲋的典故,出自《庄子·杂篇·外物》。庄周家贫,一次向他的朋友监河侯借粮食时,朋友推说等收了租再借给他,他讲了一个车痕沟里水快干的鲫鱼向他求助,他对鲫鱼说到吴国越国去给鱼借水的故事。说完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庄子·杂篇·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枯鱼之肆!’”
上节课对子作业“看蝶”,万老师提醒同学们,对对子要好好审题,“蝶”是入声字,是仄声,所以对的对子第二个字就不可以对仄声。
魏宇:闻蛩/观虫/飞鸥/听蝉/折花/飞蛾
若甫:观花/观山/赏月/闻恐/听虫/打狗/吹笙/追蜂/骑牛
彦琨:牧羊/招蜂/引蛾/斗鸡/听蛙/闻蝉/逐萤/戏凫/秣驹/抚琴/吹笙/弦歌/吟诗/诵经/品茗/嗅兰/赏梅/观潮/舞旌
乐恒:登岭/赏柳/闻讯/听海/听浪/闻鸟/观火/观潮/听鸟/识马
允熙:闻蛩/捉鱼/摘花/抓虫
桥阳:看花/赏月
标红字平仄有误,同学们要注意修改。
千家诗
今次新学僧志南的《绝句》和杨万里的《伤春》。
绝句
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伤春
杨万里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伤春》这首诗押的是上平一东的韵,首句入韵押的二冬邻韵。邻韵是指两个韵部的韵母相近或者相似。万老师带大家复习近体诗的押韵规则:
近体诗的押韵规则:
偶数句必须押韵,且押平声韵。
奇数句(第一句除外),必须仄声结尾。例如杏花雨的雨,看花眼的眼。
第一句可以用仄声结尾。如果用平声结尾,必须与偶数句用同一个韵或用邻韵。如《绝句》这首诗的“篷”,和偶数句一样,押的都是一东韵。《伤春》这首诗的“浓”,押的则是临韵二冬。
邻韵,指两个韵的读音相近,如上平一东和上平二冬,上平三江和下平七阳。不是指位置相邻,如上平二冬和上平三江就不是邻韵。
课后作业
秋学期蒙辰班第六课作业:
1、熟读今天所学《声律启蒙》上平三江第二段,上平三江第三段(要求画正字,至少30遍)。
2、找出今天所学《声律启蒙》中所有的二字对和三字对,并标平仄。
3、抄写并背诵今天新学的七绝《绝句》、《伤春》。(要求标入声字,平仄,韵部)。
4、对子作业:九泽,要求标平仄。
进学则在致知涵养须用敬雒诵堂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