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大事说小与小事说大

发布时间:2021/5/12 15:47:37   点击数:

錢鍾書/《管錐編》/讀書筆記/系列

《管锥编·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八》,谈及宋玉《大言赋》《小言赋》,钱先生对类似文章的写作套路进行了总结。

《管锥编》读书笔记

“大言”、“小言”

《管锥编》读书笔记

“大言”、“小言”(二)

随后又指出一种把大事说小,小事说大的写作方法。

钱老首先指出古希腊先贤曾总结过把大说小或把小说大的手法和我国的“大言”、“小言”类似:又按古希臘辯士以“小物説似大,大物説似小”,爲詞令之首務;即“大言”、“小言”。之后举斯多噶学派的相关理论作更为具体的阐述:斯多噶派論想像,或張小物而大之,或斂大物而小之,用比類之法,祇須配當適稱,談者或舉《海外軒渠録》中大人國、小人國爲例。该学派讨论过把大物说小,把小物说大的比类方法,指出这种夸大或缩小要有恰当的比例,相称的事物。比如《海外轩渠录》中的大人国、小人国。

《海外轩渠录》即《格列佛游记》,林纾翻译时译为此名,轩渠是欢悦貌;笑貌。,大抵是因为格列佛海外经历比较有趣。

(图片为格列佛在小人国)

林纾译文前有序,上半部分即指出了我国典籍中部分关于小人、大人的记载,后半部分则指出此书的讽刺内涵,并把格利佛和屈原相提并论。值得一读。

钱老也指出,宋玉的《大言赋》、《小言赋》的创作方法与斯多噶学派所论的方法是相似的:

宋玉兩賦,機杼猶此。

随后,钱先生又按时间顺序例举了我国典籍中机杼相仿的诗文。

首先是《庄子·秋水》:

《莊子·秋水》有“天地稊米,毫末邱山”之喻

《庄子》原文作:“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

意即按照物与物之间的差别来看,顺着各种物体大的一面去观察便会认为物体是大的,那么万物就没有什么不是大的;顺着各种物体小的一面去观察便会认为物体是小的,那么万物没有什么不是小的;知晓天地虽大比起更大的东西来也如小小的米粒,知晓毫毛之末虽小比起更小的东西来也如高大的山丘,而万物的差别和数量也就看得很清楚了。

大与小的相对性的。就比如,我和钱老的差别很大,看似很大,其实很小;看似很小,其实很大。懂得都懂之后是唐代白居易的诗:白居易《禽蟲十二章》之九:“蟭蟟殺敵蚊巢上,蠻觸交争蝸角中,應似諸天觀下界,一微塵内鬬英雄”;白居易把把虫蚁相斗,类比为国家交战;又想到在上天的眼中,人间的国家争斗又何尝不像虫子为了争夺地盘打架呢?触蛮交争也是出自《庄子》的一个典故。《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蜗牛左角的国家为触,右角上的国家叫蛮,两国为争地盘而交战,伏尸过万,庄子借此寓言来讽刺人间的争战。学会的朋友把下面题目的答案打到评论区!

然后是宋代陆佃对《鹖冠子》“道开”一节的注释:

《鶡冠子·天則》“道開”節陸佃註:“雖栖在蚊睫,而視之若嵩華,戰於蝸角,而聽之若齊魏”;

《鹖冠子》是先秦典籍,其说大抵本于黄老而杂以刑名。其中的易学与数术学等学术思想,体现了先秦时期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

陆佃(年~年),字农师,号陶山,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祖父。著有《陶山集》十四卷,及《《鹖冠子注》等。

陆佃的注释也是把栖居在蚊子睫毛上的小虫进行了放大类比。同样用了触蛮的典故。

然后是宋朝诗人蒲寿宬的诗:

蒲壽宬《心泉學詩稿》卷二《登師姑巖見陣中大閲》:“俯彼萬鎧羣,微哉一窖蟻!……更陟最上頭,須彌亦芥子”;

从山上向下看,人就像蝼蚁一样;如果爬到更高,那么须弥山也像芥子一样大。

最后是与明代三才子之一的徐渭的一首诗:

徐渭《徐文長逸稿》卷八《天河》:“天河下看匡瀑垂,老蛾蠶口一絲飛;昨宵殺蝨三十個,亦報將軍破月支”,自註:“上句以大視小,下句以小視大”;

徐渭的诗写的比较巧妙有趣。上句以大视小,把银河看成是蚕吐出一道丝;下句以小视大,把杀了三十个蚊虫当成将军打了胜仗。从蚊子视角看,徐渭也是个狼灭。

钱先生在材料后作了总结:

均以推以比,亦小亦大。

以上诗文,都是对事物进行了或大或小的推比。

当然,最为人熟知的例子当属“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可能是因为太过常见,所以钱先生并未提及。

三在讲了几个我国古籍中的例子后,钱老又举了两个外国的例子:法國十七世紀小説寫一學究侈言世界之大以視人之小,猶人身之於蟣蝨蟭蟟,而蟭蟟之體亦有微蟲聚族而居,相親相仇,其人將賦詩詠之。这个例子中的思维和我国古籍中那些想象显然差不多。第二个例子:伏爾泰諷世小説,命名即曰《小大人》,言壽命之短長、形體之巨細,與靈椿蛄菌、稊米邱山,比物此志焉。伏尔泰部小说《小大人》中,小人眼中的小大人身高二万四千步,体重腰围也与身高相称,四百五十岁才结束童年时代。钱老指出伏尔泰的小说与我国传统典籍中的灵椿蛄菌、稊米丘山同属于运用事物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以上就是这一小节的内容梳理,各位道友觉得有帮助的话,可以帮忙分享一下哦!另外闲话几句,这则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换个视角看问题,那些所谓天大的事,其实不过是小事一桩。想到我以前常常因为一些当时以为很大,现在看来很小的事情而差点想不开。以及近年看到的一些自杀新闻,或许是因为考试没考好、无法正常毕业,或者是因为和家人老师吵架,或者是为情所困······当你看东西的视角太近,那个事就很大,一叶障目,便不见泰山。当你视角足够远的时候,那么任何事物都挺小的。自由切换视角是门学问。“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一句毛主席的诗送给各位。

往期

下滑看到更多不精彩内容

《管锥编》读书笔记

支持新疆棉花与抵制四川丝绸

《管锥编》曾删稿

这不是通往幼儿园的车,未成年勿入

《管锥编》曾删稿一则(上)

云雨

《管锥编·周易正义·一三》

苏苏与簌簌

《管锥编》读书笔记

“人中”趣说

《管锥编》读书笔记

礼尚往来

《管锥编》读书笔记

《雲赋》语可喻义理

《管锥编》读书笔记

围师必阙

《管锥编》读书笔记

“枯杨生稊”的误用

《管锥编》读书笔记

“人中”趣说

《管锥编》读书笔记

政治是战争的继续

《管锥编》读书笔记

告密与默存

《管锥编》读书笔记

物分雌雄

《管锥编》读书笔记

陈钱学术交集(下)

《管锥编》读书笔记

陈钱学术交集(下)

《管锥编》读书笔记

陈钱学术交集(中)

《管锥编》读书笔记

陈钱学术交集(上)

《管锥编》读书笔记

“酒色财气”

《管锥编》读书笔记

钱锺书的女权思想

《管锥编》讀解:文敝与起衰

《管锥编》讀解:李康《運命論》

一个读书人的自我修养

你的高级伴读书童

喜讀前賢高論,试申一得之愚。

不当之处,敬俟方闻;片言之錫,拱璧承之。

轉載請注明出處。

翟人周

转发就是最好的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bb/2073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