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版本 >> 庄子讲堂逍遥游五莫被标签化,须常自省
文·节选|张真山长·庄子网上书院讲录
整理:璧如
校对:吴慧然
编辑:子来/此木
图片:张真山长绘
温故:连山先生《逍遥游》
讲录精彩回顾
莫被标签化,须常自省
逍遥游这三个字,今天已经标签化。一看到“逍遥游”脑子里就会蹦出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学习,不能异化为标签记诵。
正如生命是不测的,是通神的,是与神明同在的,但是不知不觉间,我们就活成了一个工具,活成了一个标签。
学《逍遥游》尽可能不要随便动标签库,庄子说“无心得而鬼神服”。何谓无心得?所谓心得多半是标签。《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有的圣人,都从不同的点迂回,试图点醒我们。人得有使用标签的能力,可以使用标签,而不能被标签化;正如人使用工具,不能被工具化一样。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从文义上来讲,它特别好理解,就是在讲一个故事,甚至很无厘头。这个故事的微言大义是什么?背后想击碎什么或者想把我们导入到哪个点上去?这靠的不是揣摩,我们今天大多数都在揣摩,揣摩即是臆想、臆测。
读到第一段先不急于揣摩它是什么意思,如果我们读完了以后觉得挺有趣的,很浪漫嘛,这仿佛是我们一个收获。要对这个收获怵然为戒,立即把它放下。要对自己仿佛读懂了的这个状态保持最高度的慎戒。这种慎戒即是如履薄冰,诚惶诚恐。我们吃亏了,容易反省;占便宜则很难反省。我们自以为有收获的时候,也很难反省。而每个人真正需要反省的,正是自以为是的收获。
无中生有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无中生有,有名万物之始,其名为鱼,再名为鲲。庄子从这里打开,跟世界对话。看似无厘头的言说方式,为后世读庄子的人,开了方便。“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寓言为广”。
何为“不可与庄语”?庄语者,言能直指本觉,不蔓不枝,一闻即得之谓也。言岂无庄,方今天下,人无庄严,故不可与庄语矣!
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文盲;不论是所谓智者,还是愚者,大言小言,嚣嚣浮于耳而已。
圣无弃人,所以寓言者,讲志怪,随其所喜,导人归正。
“鲲”这个字,你看它发音是乾坤的“坤”。乾坤的坤就已经是大物了,坤者地也,就已经是个实体了。北冥有鱼,从北冥处,突然出来个实体,这是无中生有。
人类所有的创世说,都是无中生有,人的产生也是无中生有。有说人是从肋骨出来的,有说人抟土所造,有说某神踩在一个大脚印怀孕了。商人的始祖,突然天上掉个鸟蛋,正好落在一个妇人的嘴里,就有孕了,生出来是商王。
这些神话,都有一个真空妙有的机用。这种看似不合常理的神话,都有玄机密意。用我们自以为是的经验,是没有办法听取神话召示的。神话如电报,需要解碼。
有人把道解释成规律,这真是太轻慢道了!规律是我们总结出来的,道,岂是归纳总结可得?没有人能够总结出道来。道,有仿佛可规律的一个表象,但是不能说道是规律。如牛有牛毛的相,牛毛可不是牛。道有规律之相,规律不足以言道,名相不可以互换。道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不发生关系,道不可言——“道可道,非常道”。道,不是思辨的结果,与你的语言表述没有关系。
未完待续,连载中……
张真
字抱一,号连山。
籍占安徽蒙城,经学私淑先圣,绘事师武隆肖中胤先生。
创建连山堂卮道工作室。
时任北京象罔书院、歙县竹山书院山长。
常以老庄接引门人,从游者日众。
门人辑其文而成《无端崖》一册。
长按左侧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bb/20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