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你现在是逍遥游里的哪种逍遥

发布时间:2021/4/22 15:32:46   点击数:

庄周(约公元前年—前年),通称庄子,在早期道家中大概是最伟大的一个思想家。《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内篇》之首,是《庄子》一书的眼目所在。作者以超越现实的虚构,诡怪奇异的想象,荒唐无稽的言辞,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理念。

《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核心。

多年后再读《逍遥游》,我们就像《逍遥游》中的翼若垂天之云的鲲鹏、也像是飞上榆枋便止步的蜩与学鸠,不论大小,在人生中的天空中,都要依靠外物才能起飞。被困在摩天大楼的我们,好像没有了庄子《逍遥游》中“无己、无功、无名”的那种“逍遥”了。

年少的,在一边数着脚步,一边想法子摆脱各种数学题、英语单词的烦恼;成年的,在烟雾的天气里不断寻找太阳或是月光;年老的;在缓慢的岁月寻找滚烫的心跳。

但是一切都没关系,我们可以在冰冷的手机屏幕下,在古人炙热的文字中寻找慰藉心灵的那种“逍遥”。

我们提及庄子总会毫不犹豫地想到他的《逍遥游》,就像那句老话所说的那样,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心中一定也有不同的“逍遥”。

如果你也是芸芸众生中平凡且努力的一员,不妨像古代学者郭象那样,在《逍遥游中》体会出“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的“逍遥”来。

不论你是鲲鹏和蜩与学鸠,虽然大小有异,但只要足其自性,则物齐且都可以到达逍遥之境。

这并不是说平凡的我们安于现状,而是要接受自己的渺小,不卑不亢,默默发光,无需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学会在平凡的工作中,寻找属于的那一份逍遥天地,也就是快乐。

如果你处于内心焦虑而无所适从的人生阶段,也许可以和东晋僧人支道林一样,在《逍遥游》中领会认为“明至人之心”的“逍遥”。

也就是,在现代这种人人追逐物质的时代,我们要学会在心里留一个位置,提醒自己不迷失心性,做到“物物而不物于物”。

如果你想像庄子一样,不仅在物质上不役于物,且在精神上能获得超然的解脱,不妨在《逍遥游》中领会庄子的“无所待”逍遥。

所谓无待,就是解脱精神上的痛苦,至于肉体的痛苦,则不产生任何情绪,而冷静地承受,以从容面对一切,而游于无穷。

如果你苦于无法在精神上获得逍遥,也许你可以从《逍遥游》领会“精神的绝对自由”的逍遥,如徐复观就以“精神的自由解放”来解释庄子的《逍遥游》。

他说:“庄子只是顺着在大动乱时代人生所受的像桎梏、倒悬一样的痛苦中,要求得到自由解放,而这种自由解放,不可能求之于现世;也不能如宗教家的廉价的构想,求之于天上、未来,而只能求之于自己的心。心的作用、状态,庄子即称之为精神;即是在自己的精神中求得自由解放。”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论是疾病的痛苦,还是事业的挫折,不悲不喜,泰然处之,这也许是我们每个人追求的逍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bb/2034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