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版本 >> 庄子内篇第一篇之逍遥游
你要享受人生,你的心就不能不平静,所以这是一个基本功。庄子就是在教我们怎么练这基本功。庄子分内篇、外篇和杂篇。第一个章节到第七章节称为内篇。中国人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价值观,就是一本书如果分为内经、外经,那一定内经比较精釆。庄子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在学术价值上我们就会认为内篇一定比较重要,外篇就是一些其它的招数。
内篇的第一篇叫作〈逍遥游〉。〈逍遥游〉是什么意思啊?你们有没有听过「逍遥」两个字?你们可不可以告诉我「逍遥」是什么意思啊?小朋友。「很自在、很快乐的意思。」这真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现在中国人认为爱怎样就怎样就叫做逍遥。唉呀老天爷呀!我学庄子到今天为止,没有一天觉得庄子可以教人爱怎样就怎样的。就是庄子是一种让人最不自由的学问;他会说,你这样做你的心就会乱,那样做你的心就会坏,所以你什么事都不能做这样,一点自由都没有,你要自由,来学庄子你找错人了,它是全世界最不自由的学问,这样懂吗?生气也不行,难过也不行,连人家说你好你高兴也不行,一点自由都没有,这叫逍遥。刚好跟你们大家想的都不一样,以为逍遥就是自由,其实一点都不自由,逍遥是全世界最不自由的活动。
那逍遥到底是什么?逍遥在庄子的第一篇就是在定义什么是逍遥,逍遥就是一个人没有等待。什么叫没有等待?就像一个人在谈恋爱,他在火车站急得要死,满头大汗,因为他的女朋友还没出现,一直要到那位姗姗来迟的依人带着笑容出现在他面前,他才觉得人生充满幸福,这是有等待的,他的幸福是那位女孩如果不来,他就没有幸福,这样懂吗?庄子要你练到的是,任何当人认为说我要得到才能幸福的东西,我都不用得到我就能幸福,这叫无待。这样懂吗?这样讲的话,你的人生对你来讲很多东西都和你没什关系,对不对?我跟你们讲,我高中有一位朋友,他在高中的时候立下一个志愿,他说我的人生就是要买一个某某牌子的汽车,然后要买一座洋房,然后洋房要有游泳池。然后他就开始读律师,考律师,活得非常辛苦,展开他接下来奋斗的三十年,他其实为的是什么?他为了汽车、洋房,当然有人的幸福就是在汽车洋房,我们也不能说什么,但其实人的很多奋斗是挂在某一个东西上面,懂不懂?我想你们一定很懂的,像新款的游戏出了,大家一定也有那种感觉,那也没办法,对不对?因为大家都没有练庄子,我们都是平人,我们是一般正常水平平均值的人,那都没办法。
但庄子认为我们人要有一个标竿,就是要怎样做到人生中没有等待。其实我现在又想讲英文了,其实讲英文你们小孩子又会跟我讲说,我没有学过,我不懂。反正你们也会学到。庄子的无待心也就是逍遥,有一个英文刚好意思是一样的,中国人说的逍遥、逍遥,逍遥就是免除于一切的等待,英文有一个字叫collected,外国人说如果一个人练到精神的最高境界,外国人的心称为mind,mind已经已经到达了搜集起来的状态,什么叫搜集起来的状态?就是他的心的运作完全归他管,不归你管。这样懂吗?就是你要他生气,他也不会生气。因为我的心是归我管不归你管,就是当你的心都被你收起来了,都是你的自主权的范围了,那外国人觉得这样的心是很高段的。其实外国人的collected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逍遥,就是搜集起来的心。那我们要到达逍遥是不是很容易?其实一点都不容易。
所以我才会常常:「说庄子、道家很消极!?你去练练看啊!你练成给我看呀,很消极?不可能的,他非常难,到达逍遥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你知道吗?人要进步不可以靠「空」来进步。什么叫空?你们知道,很多人修道都往一个很偏狭的方向修,就像我有一个学生的家长,他的爸妈都是信佛的,佛家都讲要空对不对?但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人要进步的理想就是人要消遥,没有执着,对不对?我们执着于新游戏的光盘片,大人执着于升官发财,大家都有很多的执着。那个执着我们都知道要把他放下,可是现在的宗教之徒,我觉得他们做了一个不太正确的事情,他们告诉你说这个执着不好,所以我们要放下执着,对不对?这样讲也对。可是大家一听到放下,就有一个很消极的感觉出来,就像我有一个学生的家长他就是这个样子,有一天那学生跟我上庄子的课,他就跟我抱怨说,我觉得我爸爸、妈妈每一天都在家里等死。什么叫等死?因为他爸妈都是信佛的,那种信佛的会怎样你知道吗?就是小孩子不合他的意,他明明很气,对不对?他就觉得说,我们有一个家常话叫「摆烂」你们听过吗?在家里就开始「摆烂」,就是,反正过几年我死了,你也死了,哦!四大皆空,不要生气。就那边「摆烂」,一天到晚在那边为了消除我执,一切东西都没看在眼里。就是用空来修练他的心境,但用「空」来修练他的心境,人会非常的不快乐,至少没什么快乐可以讲,对不对?我觉得庄子的修练到最后,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这字你们听来都会觉恶心,但是我还是要讲这个字。庄子的修练是用这个字来修练的--我觉得是爱。什么是爱啊?就是,我们都说「是非」「是非」对不对?我们要进步自己的心灵,这是一个「是」,是一个对的事情;我们说执着于很多事情是一件不对的事情,是一个「非」的事情,如果我们一天到晚只是把那个「非」认为他是错的,其实人生一点快乐都没有。
所以,我觉得庄子的修练是这样的,他要你的人生要爱上一个东西。我讲简单一点,如果你是一个爱自己的人,一定会希望自己每天过得很快乐,因为我很爱我自己,所以我觉得那些不快乐的事情我都可以把它丢掉,这样可以更快乐,因为你有一个很正面的动力,所以才会有力量把那些不好的东西丢掉,你这样懂吗?你一定要这样练庄子,因为你练了庄子可以很快乐很快乐,所以你才爱练他。就像东西好吃才吃,如果你把一个人的味觉全部切掉,他一点都感觉不到东西的美味,那他可能看到东西就会觉得这东西有农药,那东西有色素。那人生就会变得很不好玩,对不对?所以一定要好吃才去吃,然后愈吃愈精,然后说:这家餐厅有味精,吃了会渴,我不要吃。他就是美食家,一天到晚都在享受美食。所以千万不要变成一种虐待,我们修练庄子一定要让我们一天比一天更爱我们自己。
其实爱自己得重要喔!不要跟我讲说,这不是很自私吗?其实人都要能爱自己才能爱别人,这话你们听过吗?如果你知道怎样让自己快乐,你才会知道怎样让别人快乐啊!就像我们家的老奶奶,她一辈子都不是很爱自己,她一辈子都为儿女牺牲奉献,她一辈子都活在那种忍耐里面,她每天都在忍耐痛苦,为别人奉献,她在教我的时候就会说:孙子呀,你要记得,做人最要紧的就是:退一步风平浪静,忍一时海阔天空,要我继续忍耐。我就觉得,奶奶呀!你已经忍耐那么久,每天都活得那么痛苦,你要把那痛苦继续教给我吗?是不是呀!自己都不能让自己更快乐的,他教给别人的爱都是更痛苦的爱,这很麻烦。我常讲一句话去告诫天下的父母,我现在教给你们之后,你回家讲之后不得了,腥风血雨,但现在告诉你们会腥风血雨,你们回家就不要讲。我常讲天下父母一句话,我说,阿姨!你都五十几岁了,可是你现在过得也没有很幸福,这代表你对幸福这件事情根本都不在行,但你一天到晚跟你小孩讲说,你怎样才会幸福,那不就好像找一个不会教英文的来教英文吗?自己都不幸福了还一天到晚在讲你们要怎样才会幸福,这种不会讲英文的来教英文,这种家教你敢要吗?既然不敢要,那这种父母的话你能听吗?当然不能听啦!所以,身为家长最重要的是让自己过得幸福,这样小孩才会觉得,妈妈为什么活得比我快乐?那让我来知道妈妈为什么可以活得那么快乐?这样才有尊严,不教之教。可是妈妈都活得比你痛苦的话,你会觉得说,她在干嘛啊!她看我过得比她快乐,她在嫉妒是不是,要拖低我的快乐水平,好让她心理平衡是不是?你就会有另外一种声音出来了对不对?所以身为家长最重要就是要活得很快乐。不然孩子絶对不会服你,这是肺腑之言,这样妈妈听了会不会脸色大变啊?不会喔,都听得进去喔?好可怜啊!在这边被老师削。对不起哦!我教大人、小孩都同一套,你们如果希望我教一套幼儿才接受的庄子版本,对不起!这我不会。我是觉得小孩子比较接近上帝,所以小孩子更讲真传。
(转自JT讲转庄子)
我们可以拿佛学的观点,解释庄子的结论。不管世间法、出世间法都一样,一个人要得大机大用,必须要具备真知灼见,所以禅宗要具见。见什么东西呢?见智。佛学的名词,真知灼见所见的那个智慧的智。所以啊,真知灼见是见智之所见,非心思之所思,这不是一般心、一般意识所能够了解。他讲的是神化,精神的神,变化到达无何有之乡,才真得逍遥自在。也就是佛家讲的真解脱。
在《逍遥游》里,由北海的鲲鱼变成大鹏,向南极飞这个故事开始,最后指明了真正的解脱,证到本体,证到这个道,归到无何有之乡。这等于后来禅宗所讲的“了不可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同一个道理。在到达了真正的无何有,了无一物可得的时候,才能真正得到逍遥。这是讲到真正的解脱,必须要了解本体,佛学的名词叫法身。真正的逍遥,必须要到达这个法身的境界。所谓法身,也无所谓一个身,只是假定的名称,一个代名词而已。
(摘自南怀瑾《庄子諵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