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读庄子bull逍遥游论自由的层次

发布时间:2020/9/18 20:15:11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受吴军博士的影响,开始读《庄子》。

对于文言文基础很弱的自己来说,读《庄子》不是件易事。比如首篇《逍遥游》,春节前花了好几个晚上才读完,先是原文逐字逐句查读音看注释,再一段一段地理解,最后又前后连贯地赏读。即便如此,读完后有些感受与感想,但还是很零碎,总觉不得要领。春节假后,又读了几遍,边读边思考,才小有心得,才敢下笔写这篇读后感。

是不是被题目吓到了?

论自由的层次。感觉这应是本书名,至少也是篇博士或硕士论文的题目吧,哈哈,不用怕,拟题只是效仿庄子而已,其实都是些自己的瞎扯。

01

首先要说的是,庄子绝对是个吹牛高手。

一开篇,就来了个好莱坞式的大场面。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你见过几千里大的鱼?还能变成鸟,仅鸟翼就大如“垂天之云”,也就是能将天遮住。即使算不上是科幻,也绝对是想象力了得吧。

文章接着引用写怪诞事物的《齐谐》一书来讲鲲鹏展翅,还借蜩(也就是蝉)与学鸠(像小斑鸠类的小鸟),朝菌(一种朝生暮死的虫)与蟪蛄(寒蝉),来反讽没有见识的“小知”“小年”。并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的冥灵树和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大椿树,来反讽那些以八百岁长寿闻名的彭祖为齐寿对象的众人。

接着是借汤向棘(即夏革,商汤时贤大夫)的问话,再讲一遍鲲鹏的故事,又讽刺了下小家子气的斥鴳(生活在小泽中的雀鸟)。

下面一段,是先以一种轻屑的口吻与视角讲了几种人:“知效一官”(才智胜任一个官职的人),“行比一乡”(品行在一乡中优秀出众的),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德行能投合一个君王的心意并取得全国信任的),以及不受世誉、荣辱之境影响的宋荣子。而后讲“御风而行”的列子,“虽免乎行”,就是因御风而行免了走路,但“犹有所待”,也就是仍有所依赖,不能逍遥游。而后得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论断(说实话,看了译文,也没明白这几句庄子的确切表达意思,或许这就是只可意会的东东吧,无法用普通百姓的直白话来表述的)。

到此,按说文章应该可以结束了,但不,庄子又balabala了几大段,一是尧让天下于许由的对话,二是庄子自己虚构的肩吾与连叔关于神人的对话(后人认为《庄子》一书最重要的艺术特色是寓言、重言、卮言的运用,寓言就是假借形象思维,寓理于事,表达己意。这里瞎编的故事,就是典型的寓言运用),三是惠子与庄子关于“大用”与“无用”的对话,又是几个故事+夸张+虚虚的但又好像很厉害的道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不明觉厉)。

上面讲了下《逍遥游》的大致内容,你看懂了不?如果看懂了,说明你厉害了。

我初读时,整体感觉就是庄子真能吹,东扯西扯,这古人的散文,比今天我们所说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现代散文厉害多了。人家那才是真“散”。虽然全文看起来都是没有边际的瞎扯,但你就是觉得他厉害。

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用这几个词来形象,好像挺贴切。

我就想,庄子当年肯定也是个泡妞高手。

玄而又玄的道理一套接一套,神话寓言故事信手拈来,实在没有合适的故事,就自己编。这还不厉害?什么姑娘经得住这样的神吹呢?

后世的文人中,哪些个与他有的一拼呢?

我想到了两个人。李白和苏轼。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在夸张手法、想象力的运用上以及那种植入骨髓的浪漫主义,可能是受庄子影响的。

我仰慕的偶像之一苏轼,在散文创作上,甚至人格特色上,受庄子影响的痕迹似乎更明显。

据说苏东坡20岁中进士时参加殿试的文章叫《刑赏忠厚之至论》,他在这篇文章中引用了一个典故,大概的意思就是古代的圣君,尧舜禹的尧,怎么怎么仁慈。那他的主考官一看,这苏东坡学问太大,这个典故,我咋不知道呢?就问他,小苏啊,这个典故出自哪里啊?苏东坡说,这是我瞎编的。还说,古代的圣君一定会这么做的,对不对?

呵呵,你说东坡顽皮不顽皮?

另外,东坡的词赋,比如我们读书时念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特别是《前赤壁赋》,那个文采,那个想象力,那个汪洋恣肆……

按南昌人的说法,庄子、李白、苏轼,都是“一本正经仄(念zi,第三声)七仄八”的高手。

前两天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bb/1855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