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版本 >> ldquo目光短浅rdquo也是
“目光短浅”也是一种智慧——读《庄子·秋水》
碾死一只蚂蚁有多容易?在绝对力量面前,什么都不过须臾。
人类又是什么,最高级的生物?我对此仍持保留意见,但且抛开这不谈,谈谈人类有多渺小。
我们听着前人的故事,谈论井底之蛙的愚昧,笑话河神的无知。而对我们自己,又有多少认识呢?在读到类似这样的文章故事时,人们总是善于自省地总结出一套道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切勿骄傲自满”……可也不过是站在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事实上,人类这个群体其实就是注定渺小的。
滚滚时间长河下,每个人都像是一只小小的蜉蝣,出生、挣扎、消亡。宿命如此,无人能免。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人类这个群体,和其他生物别无二致。
河伯见了海方知自己的浅薄,而北海神却直言“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浅薄?然而他又提出:“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这便是北海神的智慧。
如此看来,人类就好像北海神,能够相对于许多生物更为辽阔而有存在感,但只能称为“最高级生物”。但将人类放在整个时间、空间里,也不过是“山上的小石小木”,甚至只是一粒沙土。与许多较之人类微小的生物相比,人类也具有这种自我审视的思想。
面对其他人类,我们告诫自己要谦逊,因为学海无涯,我们永远都有进步的空间;面对大自然,尽管总有人试图征服自然,但整体还是秉持着敬畏自然的心;面对全宇宙的未知,人类极力探索,却越发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不论如何,思想的确是属于人类的一朵最为瑰丽的花。有了思想才有各种制度体系,才能让每一个人在有限的百年里发挥自己的光热。
穹顶之下,任凭你是家缠万贯还是穷困潦倒,都不过是沧海一粟、山上石木。可若是这样计较,整个人生都好像失去了光彩。有些东西就是无法深究的,人类或许永远也无法突破自然规则,但把目光放得不那么远,看看所处的世界就足够了。我们了解自己的渺小并不意味着消极避世,只是为了警醒自己,不为眼前的得失蒙蔽困扰。人生路漫漫,这条路是属于自己的,那便好好走。走的时候也不必把目光放得太远,看好要走的路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