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知识 >> 成语呆若木鸡本意是褒义
文/尤磊
(一组纪王城遗址图片)尤磊,笔名归去来,驻马店市作协会员。喜历史人文。
(一)纪国的来历
《庄子.达生》记载一则故事,说纪渻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不到十天,周宣王急了:驯好了吗?纪渻子说:不行,正虚浮骄矜,自恃意气。过了十天,周宣王又催,纪渻子说:不行,还是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十天后周宣王又问,纪渻子回答说:顾看迅疾,意气强盛,还是不行啊。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再问,纪渻子说:看上去像木鸡一样,它的精神全部凝聚在内,别的鸡见到它掉头就跑,没有敢于应战的,应该可以了。
这就是成语“呆若木鸡”的故事。
纪渻子当为纪国某一前代国君。
纪国乃炎帝神农氏的后代,姜姓,早在商朝就已经立国了。周武灭商,转投周国怀抱,被周王正式封建为侯爵。纪国国都位于今天山东省寿光市境内,西临强齐,东临莱夷,西南为鲁,东南为莒。
春秋初年,在山东地界上,齐、鲁为一等强国,纪、莒次之。齐、鲁之间谁也吃不掉谁,因此,对于齐国来说,东侵灭纪,近而灭莱直达大海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的世仇不过是个托词。
周初封建诸侯,按照距离王城的远近又分为“五服”,“服”者,服侍天子之意。
以王城为中心,周边五百里的区域,叫做甸服,这个范围内的诸侯国叫畿内国。
甸服以外五百里的区域叫侯服。
侯服以外五百里的区域是绥服,绥服又叫宾服,意为宾客所居之地。
绥服以外五百里是要服,要服为蛮夷戎狄所居。
要服以外五百里是荒服,是流放犯人的地方。
与秦、楚、晋一样,齐国处于绥、要之间,在周天子心目中,是典型的需要教化的蛮荒之地。但恰恰是居于边地,才让他们具有充分的地缘优势。他们完全可以先把触角延伸到更为边缘的区域,相对来说,这第一脚很容易踢开。然后,依托广阔的战略空间进入中原争霸。相反,中原国家可能正为自己处于文化核心区而骄傲自满,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正步步紧逼。
齐国走的正是这一条路线,这也是边缘大国被动的选择。
(二)纪国的大国梦
纪国不是傻子,作为小国,它是机智而机敏的。
公元前年,纪国出兵莱夷,颇有斩获。
公元前年,纪厉侯迎娶了鲁惠公的大女儿伯姬。公元前年,鲁惠公的三女儿叔姬也媵了过来,此时的纪厉侯已逾花甲。
侵伐莱夷当然是为了增加战略纵深,他也做着边缘大国的迷梦。迎娶鲁国公主就意味着纪、鲁同盟,以阻遏齐国的步步紧逼。
鲁、纪之间打得火热,直接促成了齐、郑两国的石门同盟。
搞笑的是,公元前年夏,借纪武侯登基之时,齐僖公与郑庄公两个大伽一起朝聘纪国,想乘虚偷袭,典型的黄鼠狼给鸡拜年。纪武侯假装不知,满面春风,连道稀客,暗地里强化了国都布防,硬是让组团黄鼠狼没有下嘴之处。
公元前年,在鲁桓公的极力撮合之下,纪武侯小女纪季姜嫁于周桓王做了王后,纪国苦心孤诣,自然是想借天子权威吓退齐国。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此时的周王早已威信扫地,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有能力保护岳父之国呢?
宋庄公连连要账,郑厉公不堪其扰,要的急了,郑厉公来了一招闭门不见。
哟喝,想当老赖!宋庄公恼羞成怒。
公元前年二月,宋国联合齐、卫、南燕攻打郑国。南燕国是卫国附庸,卫惠公乃齐僖公外孙,只要齐国首肯,这联盟就达成了。
齐国同意吗?同意。齐僖公对郑忽一直有好感,郑突那厮不顾周礼篡了兄长之位,打他不只是个人感情上的问题,道义上也占着理儿呢。况且宋庄公对齐僖公表了态,打败郑国之后立马移兵攻纪,对齐僖公来说,这个诱惑更大。
郑厉公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与鲁国拉上了关系。郑忽以齐大非偶为名辞婚文姜,鲁桓公还吃着干醋呢,听说郑突驱逐了郑忽,他表示乐见其成。纪国见鲁国与郑国同盟,也主动贴了上来。
宋、齐各自尊大,互不统属。鲁允知郑突带兵有一套,放心将鲁、纪之军交付于他。结果,四国联军大败。可见,政出多门不如统一管理。
第二年冬天,齐僖公气急攻心,一命呜呼。主要原因是伐纪无成,另一个原因则是自己的女婿没站在自己一边。
公元前年,鲁桓公横死于齐,私情之外,诸儿算是报了杀父之仇。
(三)纪国灭国
第二年,声名狼藉的齐襄公为转移视线,强兵攻占了纪国郱(山东省临朐县东南)、鄑(山东省昌邑市西北)、郚(山东省昌乐县南)三个城邑,纪国失去半壁江山。
公元前年,纪哀侯之弟纪季携酅邑(临淄区皇城乡)投降齐国为附庸,迁纪国宗庙于此。酅邑西距齐都临淄仅五公里,一直是齐国急欲吞并之地。
公元前年,伯姬去世,纪国与鲁国姻亲更趋淡薄。强齐围剿日甚,鲁庄公邀约郑君子仪救援纪国,子仪却担心栎地的子突来攻不敢贸然出兵,鲁国孤掌难鸣,只得作罢。纪哀侯自思无力保全,乃托国于纪季,带领国人离国而去,不知所终。纪国毫无悬念地灭了国。
山东省沂水县泉庄镇境内有一“纪王崮”,传说即是纪哀侯与国人最终的去处。
纪王崮海拔米,面积约4平方公里,周长十余里,山势陡峭,雄伟挺拔,被誉为“天下第一崮”。这么一处易守难攻的世外桃源,庶几可以安慰纪哀侯那颗饱经沧桑的心吧。
公元前年春天,叔姬返回酅邑,可能此时纪哀侯已经薨逝,她是替纪侯守护宗庙来了。公元前年,叔姬在酅邑孤独离世,想来,她定是含笑而卒的。
后来,齐改酅邑为安平。安逸平和,再无杀戮,这应该是叔姬最想看到的吧。
回头再来看那个寓言故事。
在庄子看来,那些活蹦乱跳、骄态毕露的鸡,不是最厉害的。纹丝不动、貌似木头的鸡,才是个中高手。庄子通过这则寓言,恰到好处地诠释了道家辩证思维。
反观纪国,从“谮哀侯于夷王”开始,一直谋求有所作为,目光炯炯,左支右绌。然而,弱肉强食的社会,强邻在侧,根本就没有修炼成“木鸡”的道理与时机,国破家亡,只能怪生不逢时或是生不逢地吧。
灭纪之后,莱夷已是口中之食,莒国面临挨打境地,鲁国也只能做他小弟,齐国成了齐鲁大地上当然的老大。就算中原诸侯也要看他的脸色,听他的招呼了。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若不喜欢,敬请留下批评,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