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知识 >> 庄子笔下的四只鸟,道出了人生的四种境
以前咱们说过《庄子》的三条鱼:北冥之鱼,汴梁之鱼,武林之鱼,道出了一生的三种境界:
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随便于人
今日,大家再来讲一下《庄子》的四只鸟,看一下又能取得哪些启迪:
第一只鸟:海鸟
昔者海鸟止乎鲁郊,鲁侯御而觞对于庙,奏九韶认为乐,具太牢认为膳。鸟来眩视忧悲,害怕食一脔,害怕饮一杯,三日而死。
——《庄子·外篇·至乐》
大约意思是:说一天一只非常大的海鸟,从水上飞过来,落入了鲁国城池。
鲁国的朝臣都很高兴,以最高的规格型号的人们礼仪知识来接待它,也是歌唱,也是舞蹈,还特地为其摆了一场隆重的宴席。
宴席上面有猪亦有羊,菜式种类极其丰富,让人目不暇接。
結果,这只鸟一口没吃,没多久后便就饿死。
鲁国君主很迷惑不解,问庄子:
“我们这美酒好饭的厚意接待,如何就把海鸟给接待去世了呢?”
庄子笑着为鲁国君主答疑解惑道:
“由于你们沒有把海鸟当做鸟......”
鲁国君主愕然,思忖许久后,方可觉悟:
“原来这般,它是鸟,我们都是人,用我们的食材接待鸟,怎能行呢......”
对啊,海鸟的生活方式怎能跟人一样呢,他们无拘无束地展翅翱翔在大水上,与云朵为友,伴大海翩翩起舞,以鱼群为食......尽管他们日常生活得非常简单,食材也很单一,但他们却很快乐,很温馨......这就是海鸟的全球......
这一世界上70亿人,每一个人都会有归属于自个的“全球”,都是有自身的生活方式,都是有自身的存活方法;也许你认为对的,在他人看起来便是错的,你喜爱的,不一定便是他人钟意的;他人在意的,并不一定便是你必须的——
总而言之一句话:已所不欲,己所不欲;已所有,也没必要强施予人......不必对他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私人生活横加干涉,恶语中伤,由于,你没有那一个资质!
也不必把自己的信念,凌驾在他人的信念以上,由于,你更没那一个资质......
第二只鸟:凤凰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因此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叫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东海而飞于北海市,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因此,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秋水》
大约意思是:说有一次庄子赶到了梁国,提前准备去找当丞相的盆友惠子玩。
殊不知惠子却轻信奸险小人馋言认为庄子来梁国是为了更好地跟他角逐丞相部位的。因此便提前赶到驿栈找到庄子,拐弯抹角地了解其来梁国的缘故。
庄子很聪慧,立即便洞察了惠子的来意,但他沒有一语道破,或是很有深刻含义地对他讲到:
“惠公,你知不知道南方地区有一种鸟的叫声鹓鶵(凤凰)吗?它只在银杏树上歇息,肚子饿了只吃毛竹开的花,口渴了只喝山泉......有一次,喜鹊抓到一只老鼠,正好凤凰在旁边掠过,喜鹊吓了一跳,问凤凰是否想抢它的耗子,凤凰仅仅恶狠狠看过他一眼后,什么话也没说,扑扇着羽翼,迅速离开!”
惠子愕然,缄默许久后讲到:
“原先庄公来梁国,并不是为了更好地和我抢丞相之职啊......”
庄子笑着看见他,再没说一句话,没多久后便拂袖而去。
——
庄子将自已比成凤凰,将惠子比成喜鹊,将高官厚禄比成耗子,说明了自身无意名利,革除利禄,一心只追求完美大路的信心......也许在他来看,钱财,影响力说到底流云——
从古至今,冲动过多,功利性太强的人,大多数不可以造就大事儿,如秦桧之流,和坤之徒,尽管出将入相,富得流油,但最终却落下个遗臭万年,人所不齿的凄凉结局;而终会造就伟业,千古永恒的唯有这些不求名利,宁静而致远的脱凡圣贤,如岳飞,文天祥——
钱财名与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终归做不了永恒不变,而唯有学会满足,学好简易,最后才很有可能博大精深......
第三只鸟:大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道其几千里也。化为之鸟,其名叫鹏。鹏之背,不知道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逍遥游》
大约意思是:庄子说北冥有只大鸟的叫声董成鹏,伸开羽翼足有几千里宽,殊不知,即便如此的大雕,也必须凭着风才可以航行。
借助的事物越多,要想的物品便就越大,越不自由。
也许在许多作家眼里做为随意图腾图片的董成鹏,事实上在庄子眼里的确是个被无形中窒楛的可怜虫。
也许这就是所说的:万物而不物与物吧。
重视三千大道,随遇而安,方才能真正的自由。
第四只鸟:乌鸦
庄子临死,子朗筹葬,庄子曰:“乾坤棺材,日月玉符,岂不美哉!”子朗心慌气短:“乌啄,不敬乎?”庄子曰:“在上为乌啄,在下以蚁食,况不一样乎?”
子无言。
——《庄子·葬礼》
大约意思是:庄子大限已至,其徒弟博朗提前准备为他搞个庄重的丧礼(终究是知名人士嘛),可庄子了解后,则是好歹不同意。
博朗问曰:
“教师,到底为何?”
庄子笑道:
“厚葬要提前准备棺木,要花很多钱,便就将我扔在山顶,再来一个天葬吧:乾坤是我的棺木,日月星空是我的天灯,全球天地万物是我的殉葬品,那样多么好,既划算,又方便.....”
博朗愕然,赶忙摆头道:
“不能,不能,这样一来,老师傅的尸体不就被秃鹫给吃了吗!”
庄子依旧笑曰:
“给秃鹫吃完又怎样,即便葬于地底还没有一样给草芥啃掉吗!”
博朗摆摆手,哑口无言。
平常人十分注重殡葬,觉得即便去世了,到阴曹地府也是能够享有大富大贵的,而庄子却把存亡看得偏淡,看得变轻......也许这就是真实的“物我两忘”吧。
实际上生亦何欢,死亦何必,人这一辈子瞎折腾完后也就是这样短短的几十年,跟一望无际宇宙空间,漭漭八荒对比,压根不值一提。
与其说将存亡看得非常重,还不如高高兴兴地体验这转瞬即逝的人生道路。
汇总:繁华过后,青山依旧在,千载循环,红尘辗拷贝到......人生道路复杂,明白胜败,学会放弃,才算是智慧......
飞翔随意、不求名利、明白选择、无困存亡......方可是真实的人生。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