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知识 >> 庄子逍遥游全文注解6
原文第十一段: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
爝火:火把,火炬
许由:许由,一作许繇,字武仲,一字道开,是上古时代一位得道高人,相传尧帝要把君位让给他,他推辞不受,逃于箕山下,农耕而食;尧帝又让他做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这些世俗浊言。尧、舜禅让的故事,许由也因此成为古代隐士中最早名声显赫的一位。据传他曾做过尧、舜、禹的老师,后人因此亦称他为“三代宗师”。
解读:尧帝把自己比做爝火,把许由比喻为日月。火把的光在黑夜里照明是有作用的,但是如果与日月之光相比,火把的光亮就可以忽略不计了,火把也就可以不需要了。尧帝为了让天下给许由,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先把许由捧高,然后把能力及功德都给了许由,通过给许由戴高帽希望许由能接受掌管天下。
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
尧帝把自己比如为时雨,好雨知时节,天下苍生在尧帝的时雨的泽被下,从久旱遇甘露到如今的浸灌的程度,再下去就如同时雨淋草泽上一样徒劳,意思是说,现在的天下已经国泰民安,天下百姓已经非常富足,也就不再需要他的辛苦付出了,所以他自己也想退下位来。
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尸:摆设,指在神庙里摆设的神位
在老师的励精图治下,国家得到了有效治理,国家既然已有序治理,而我尧犹如摆设了,也不需要我再做些什么,敬请老师掌管这个国家。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
许由回答说:国家在尧的统治下,既然已经得到有序治理,而还要我来代替你掌管国家,我的目的是图名声吗?名声实际上是宾客,为外求,我还要舍本逐末吗?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鹪鹩筑巢在森林之中,也只不过是在一枝树枝上而已,鼹鼠在河中饮水,也只不过是一满腹而已,人生亦是如此,即使拥有天下,卧亦不过三尺,食亦不过满腹,功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生命不固,一切亦如浮云,有道是知足者常乐,所以不为天下所累,而让天下,不为物役而不受天下,所以知本。《大学》曰: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
禅让国家之事,敬请收回,休要再提起此事!把天下给了我,我这个人对天下也没有什么用处。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厨师虽然没有制作祭祀所用的祭品,祭司也不能越过厨师的职责自己去制作祭品啊!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待续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