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知识 >> 庄子系列庄子的寓言与事实八达
文?方诸山人
《达生》事迹
子列子问关尹——黄氏云“可能且一贯”。子列子与关尹子又有联系,则子产、壶子诸人亦为一关联线索。仲尼之楚,见佝偻者承蜩——黄氏无说。路途见佝偻者而与对话,与《论语·微子》所载丈人,亦同例。有可能,只是此事他书无载而已。颜渊问仲尼——黄氏云“绝对可能”。语中“以瓦注者巧”,《吕氏春秋》明言“宋人曰”实指庄子,《吕氏春秋》作者亦以此事归之宋国人庄子,则当时人俱知庄子宋人,亦能明辨依托事实以敷衍说理之体例。田开之见周威公——黄氏云“可能”。提及鲁之单豹与张毅,假人物事实以说理。周威公于《韩非子·说疑》有载,曰:“周威公身杀,国分为二。”《吕氏春秋·先识览》载周威公薨,“肂九月不得葬,周乃分为二”。并说其“得义莳、田邑而礼之。”疑田邑即田开之,名邑,字开之。俟考。仲尼之说与祝宗人元端以临牢策——黄氏无说。仲尼是否发此议论,不得而知,或假其人之口以说理。祝宗人他书无载,更不知何国人。祝,古之官职,此为以官命氏之氏。宗人,职务,祭祀、宗庙等事为其所执掌。临牢告策为当时宰牲仪式之一。祝宗人或为宋人,庄子曾接触,故假其人以说理。桓公田于泽,管仲御,皇子告敖进言——黄氏云“绝对可能”,而皇子告敖他书无载,亦不可否认无其人。皇子告敖,或以皇为氏,子为尊称,告敖为其名。此事同时郑国有皇武子,皇为其氏,武子为其谥号。纪渻子为王养斗鸡——王不知何王,纪渻子亦无考。孔子观于吕梁——黄氏无说。此与“见佝偻者承蜩”同一体例。梓庆削木为鐻,鲁侯见之——黄氏无说。鲁侯不知为鲁国何公,梓庆乃木工小人,史书无载。梓,乃以职务为氏,庆为其名。如匠石、轮扁诸下层人物,不曾有政治作为,自难载入史册,然而亦不能否认其人之存在。东野稷以御见庄公,颜阖见之——黄氏云“可能”。案:《让王》载“鲁君闻颜阖得道之人也”事,可知颜阖若非鲁人则居于鲁国者。此虽未言何国庄公,以意推之,非卫庄公,则当为鲁定公。《人间世》载“颜阖将傅卫灵公太子”事,卫灵公与鲁庄公不同时,卫灵公太子为蒯聩,即卫庄公。《荀子·哀公篇》亦载钩百之事,作鲁定公。荀子不当妄改庄公为定公,所言必有依据。鲁定公、颜阖、卫灵公、卫庄公、蘧伯玉,年代相值,故知庄公或有误,此事亦非虚设。又言庄公或为卫灵公之子蒯聩者,与颜阖年代相值,可备一说。工倕——专以其人之事为议论,其人绝非虚构,当是战国时盛传人物。有孙休者,踵门而诧子扁庆子——黄氏云“可能”。扁庆子人物事迹难以稽考,而于扁庆子前加“子”称“子扁庆子”,此章应是扁庆子弟子所记而窜入《庄子》者。“鸟止鲁郊”见《国语》。先秦“刑德说”与黄老道家简析(上)
先秦“刑德说”与黄老道家简析(中一)
先秦“刑德说”与黄老道家简析(中二)
先秦“刑德说”与黄老道家简析(下)
《诗经·陈风》与《楚辞》特点分析
庄子时期的道家谈(一)
庄子时期的道家谈(二)
庄子时期的道家谈(三)
庄子时期的道家谈(四)
先秦道家划分的新模式探讨
庄子认识的迁变
研究道家哲学树立的认识
庄子生平考(一)
庄子生平世系考(二)
庄子生平世系考(三)
庄子著书十余万言与郭象(一)
庄子著书十余万言与郭象(二)
庄子的寓言与事实(一)
庄子的寓言与事实(二)
庄子的寓言与事实(三)
庄子的寓言与事实(四)
庄子的寓言与事实(五)
庄子的寓言与事实(五)——《应帝王》《骈拇》《马蹄》《胠箧》《在宥》人物事迹考索
庄子的寓言与事实(六)——《天地》《天道》《天运》《秋水》人物事迹考索
庄子的寓言与事实(七)——《至乐》人物事迹考索
《黄帝四经》对黄帝形象塑造的研究1(一)
《黄帝四经》对黄帝形象塑造的研究(二)
《黄帝四经》对黄帝形象塑造的研究(三)
《黄帝四经》对黄帝形象塑造的研究(四)
《黄帝四经》对黄帝形象塑造的研究(五)
从《文子》《列子》《鹖冠子》道家文学看不成功的文学史构建及文学发展线索的脉络残缺
文学上的言以尽意和言不尽意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流变
浅谈《封神演义》两条主线
《封神演义》的家国天下和派系斗争
《封神演义》同上封神榜的内涵(一)
《封神演义》同上封神榜的内涵(二)
《封神演义》同上封神榜的内涵(三)
《封神演义》商纣王的咎由自取和“女祸论”的偏颇(一)
《封神演义》商纣王的咎由自取和“女祸论”的偏颇(二)
去标签式思维——孔子“无为而治”和老子阐述祭礼
从甲骨文到《春秋》《左传》看言以尽意的文学线索
玄素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