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4/17 20:18:50 点击数: 次
孔子观于吕梁,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孔子从而问焉,曰:“吾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曰:“亡,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齐俱入,与汩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孔子在吕梁观赏,瀑布高悬二三十丈,冲刷而起的激流和水花远达四十里,鼋、鼋、鉴都不敢在这一带游水。只见一个壮年男子游在水中,还以为是有痛苦想寻死的,便派弟子顺着水流去拯救他。忽见那壮年男子游出数百步远而后露出水面,披着头发吟歌游到岸下。孔子紧跟在他身后问他,说:“我还以为你是鬼,仔细观察你却是个人。请问,游水也有什么特别的门道吗?”那人回答:“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我起初是故常,长大是习性,有所成就在于自然。我跟水里的液涡一块儿下到水底,又跟向上的涌流一道游出水面,顺着水势而不作任何违勘。这就是我游水的方法。”孔子说:“什么叫做‘起初是故常,长大是习性,有所成就在于自然呢?”那人又回答:“我出生于山地就安于山地的生活,这就叫做故常;长大了又生活在水边就安于水边的生活,这就叫做习性;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而这样生活着,这就叫做自然。”在讲述吕梁男子的故事时,庄子提到“性”和“命”,“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虽然庄子强调安时顺命,但“从水之道”并不代表“听任水的摆布”。即使是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随波逐流的吕梁男子,也是忽而潜入水底,忽而浮出水面,并没有让自己像水中漂浮物那样,任水卷入水底。吕梁男子可以在鱼鳖都难以畅游的瀑布下悠然游泳,并非因为他的泳技比鱼鳖都高,而是因为他了解水的流动规律。顺着水性戏水,自然不会为水性所害。为人处世,特别需要“从水道而无私”的智慧,要“长于水而安于水”,人要融入环境,安心在环境中生活。这点对初入新环境,尤其对并非出自本意来到某个新环境中的人而言,非常重要。人只有先从心理上接纳环境,才能为环境所容。我们在哪里并不重要,只要你的心是安定的,你就会快乐。安定,就是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无论是面对什么样的逆境,都能够以笑面对。一个人如果能够总是保持快乐,不但可以给自己带来动力,还会将这种快乐传递给其他人,感染周围的环境。一位军官新婚燕尔,但是他没时间陪自己的妻子,需要到沙漠演习。军官新婚的妻子舍不得自己的丈夫,希望可以同去。在得到了上级批准之后,这位军官的妻子第一次来到了荒凉的沙漠。军官白天参加演习,妻子就被留在营地。沙漠里白天气温很高,即便是她所在的营房有巨大的仙人掌遮蔽,气温也超过30摄氏度。沙漠里缺水,军官妻子非常爱干净,但是到了这里,洗澡的麻烦让她抓狂。当然了,这些还都不是最要命的,她最忍受不了的是孤独,彻头彻尾的孤独几乎淹没了她。营地附近除了军官妻子之外,都是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她对于墨西哥语和印第安语一窍不通,当地人也几乎不会说英语。于是,军官夫人整天闷闷不乐,一天到晚唯一的乐趣就是坐在窗户边等着丈夫回来。当地人看到这位夫人如此冷漠,也不敢靠近,认为这位夫人一定是脾气暴躁,所以,只要一看见她出来,就远远躲开。就这样,情况越来越糟。直到有一天,军官的妻子受不了了,她写信给自己的父亲,抱怨自己的生活,甚至埋怨自己的丈夫,后悔嫁给了他。几天之后,父亲的回信被送到了营地。她收到信后赶紧打开,以为父亲会好言安慰并劝她回去。然而,信上只有一句话:“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里往外望,一个人看到了泥土,另一个人则看到了星星。”军官的妻子不禁一愣:是啊,自己还曾经梦想着到沙漠探险,也一直为丈夫而骄傲,怎么能够一直抱怨,一直郁郁寡欢呢于是,军官妻子开始反省自己,重拾心中对于沙漠的喜爱,寻找沙漠中的乐趣。她渐渐发现,沙漠的日落非常漂亮,沙漠的植物非常奇特。她开始每天面带笑容,慢慢寻找各种别处感受不到的乐趣。当地的居民也发现军官夫人变得热情而开朗了,他们邀请军官的妻子到他们家里做客,送给她各种各样好玩的礼物。这位夫人的生活开始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难以忍受的环境变成了令人兴奋、流连忘返的奇景。最终,部队演习结束了,军官妻子终于可以走了,但她却舍不得了。沙漠还是那片沙漠,白天还是炎热,风沙依旧凶猛,当地居民不会那么快学会英语,军官的妻子也不会当地语言。但是她的心态变化了,她发自内心接纳这片不毛之地,顺应了这个环境,融入了这个环境,并从中获得乐趣。这就是对于自己生活环境正确的心态。你只有在到达一个新环境的时候,融入环境,安心在环境中生活,才可以慢慢适应,无论到哪里,都会快乐。有个哲学家,由于是单身汉,就和几个朋友住在一间狭小的屋子里。有个邻居问他:“你和那么多人挤在一块生活,为什么整天都很快乐?”“可以随时和朋友们谈天说地,交流思想,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开心的事啊!”朋友们陆续结婚,一个个搬出了原来的屋子,到最后,屋子里只剩下哲学家一个人了。可他依旧很快乐。那个邻居又来问他:“现在你一个人住,没有人能交流,为什么还这么快乐?”“哈哈,你没看到屋子里到处都是书吗?能时时刻刻从书本里学习,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后来这桩老楼需要拆迁。哲学家被分到新楼的最底层。由于是底层,到处都是脏水和垃圾。那个好奇心强烈的邻居又问他:“现在你还感到高兴吗?”“当然了。”哲学家笑着回答,“你没有住一楼,就不知道住一楼的好处啊。不用爬楼梯,还可以在前后院种上各种花草蔬果,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啊。告诉你吧,老邻居,一个人快乐与否,不在于他身处的环境,而在于他自己的心境。”这个哲学家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他了解生活的真谛是什么,能够在生活中不断发现并培养新的兴趣点。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是对生活的热爱。如果陷入乏味的生活,就容易滋生很多负面情绪。生活无论怎么改变,我们都能够微笑面对。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活一世,少不了磕磕绊绊和酸甜苦辣,生活的艰难会给人带去很多的忧愁,事事也不总是如意的。当面对这些无法逾越的障碍时,保持快乐的心态,才是拯救自己的法宝。每个人都希望幸福,但往往只追求形式上的改变,而忽略了心态的转变,只有心情好,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幸福。拥有快乐的心情要比单纯物质上的丰富重要。叔本华有一句名言:“人们不受事物影响,却受到事物对看法的影响。”其实世间许多事物本身并无所谓好坏,我们所处的环境也绝不会一无是处,人生起起落落,至于心情如何,全在你如何去看待。心怀热情的人,无论在哪里,都能乐在其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ihaoqc.com/zzzs/202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