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八年级下册课课练第二十一课庄子

发布时间:2020/7/23 15:59:24   点击数:
1.八年级下册课课练

第一课《社戏》2.八年级下册课课练

第二课《回延安》3.八年级下册课课练

第三课《安塞腰鼓》4.八年级下册课课练

第四课《灯笼》5.八年级下册课课练

第五课《大自然的语言》6.八年级下册课课练

第六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7.八年级下册课课练

第七课《大雁归来》8.八年级下册课课练

第八课《时间的脚印》9.八年级下册课课练

第九课《桃花源记》10.八年级下册课课练

第十课《小石潭记》11.八年级下册课课练

第十一课《核舟记》12.八年级下册课课练

第十二课《《诗经》二首》13.八年级下册课课练

第十三课《最后一次讲演》14.八年级下册课课练

第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5.八年级下册课课练

第十五课《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16.八年级下册课课练

第十六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17.八年级下册课课练

第十七课《壶口瀑布》18.八年级下册课课练

第十八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19.八年级下册课课练

第十九课《登勃朗峰》20.八年级下册课课练

第二十课《一滴水经过丽江》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愤怒,生气)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C.是鱼之乐也(这)D.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怎么)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其翼若垂天之云B.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D.鹏之徙于南冥也3.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C.《齐谐》者,志怪者也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3)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4)请循其本。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7题。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鲦鱼出游从容()(2)请循其本()(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7.在庄子与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课外拓展??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2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选自《庄子·秋水》)黄帝将见大隗①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③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④。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⑤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选自《庄子·徐无鬼》,有删节)注①大隗(wěi):虚构的人名。②具茨:山名。③涂:同“途”,路。④辞:谢绝。⑤奚:何,什么。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秋水时至()(2)河伯始旋其面目()(3)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4)适遇牧马童子()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B.C.D.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2)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11.从甲、乙两文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然后概括河伯和黄帝二人的共同点。12.黄帝的做法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意义???表达交流13.下面是两个寓理于物的例句,请你另选一件物品(例如“镜子”“风筝”……),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饱含生活道理的句子。例句:(1)蜡烛——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2)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体验中考14.(山东威海中考)随着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1805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